16:作家访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 村田忠嗣:在利他与努力中寻找经营的真谛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9-19(16).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田忠嗣:在利他与努力中寻找经营的真谛

  ■受访人:村田忠嗣(盛和塾特聘讲师、日本会计村株式会社董事长) 译 者:叶 瑜 

  □采访人:孟丽媛(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村田忠嗣是稻盛和夫经营学的忠实践行者和传播者,他追随稻盛先生20多年,对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在加入盛和塾(稻盛和夫于1983年成立)之前,村田忠嗣创办的税务事务所经营长期低迷,家庭与经济状况都面临巨大压力,内心也常被抑郁情绪困扰。然而,自从深入学习并践行稻盛塾长的经营哲学后,他的人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不仅摆脱了经济上的困境,更在精神层面重获宁静与喜悦。

  如今,他的税务事务所已成为一家高收益企业,即便在疫情影响之下,公司仍具备即使3年无业务仍可正常发放员工工资及奖金的财务实力。他将这一切实绩归功于稻盛塾长的“经营十二条”和“人生方程式”。他说自己在处理每一项业务、每一条信息时,都会下意识地将其与经营十二条相对应,不断检视思维方式与努力程度。“塾长的教导朴素而深刻,我的人生和企业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得益于在盛和塾的学习和实践。”如今的他,心怀感恩,事业稳健,家庭和睦,真正实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幸福。

  □你是在什么样的人生或经营节点上第一次深入学习“经营十二条”的?

  ■我加入盛和塾的契机,是在自己人生处于低潮的时期。在他人的推荐下,我经批准加入了盛和塾。入塾之后,我立即学习了“经营十二条”。这些条目的内容,初看似乎非常朴实简单,每一条仅有一两行文字,但真正要实践起来,却感到难以入手,缺乏具体抓手。幸运的是,那时我遇到了一位叫恩田的日本塾生,他邀请我担任讲师。为了做好讲师,我必须更深入地理解和实践“经营十二条”,这也反过来促进了我个人的学习和践行,最终为我带来了实际的收益。

  □稻盛和夫先生本人对你的实践给予过哪些具体的指导或评价?

  ■在入塾初期,我曾问过塾长:“‘经营十二条’从第一条到第十二条,是按重要性排序的吗?”塾长回答说:“对你来说,所有条目都重要。”意思是必须全方位地学习和实践,一条都不能少。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问过塾长关于“十二条”的问题,而塾长也再未点评过我的实践。我只是凭着对塾长的信任和信仰,埋头苦干。直到12年前,在巴西例会上,我作为发表者分享体验,塾长笑着点评说:“你这家伙,偷了我的经营方法去做自己的公司啊。”“偷”这个词在日本是一种打趣的表达。在我看来,塾长以这种方式肯定了我的经营,是在夸奖我做得好,我把它视为一种鼓励。今后,我也会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前行。

  □你是如何让公司里每一位员工都理解并认同“经营十二条”的?遇到不理解的员工,你会怎么做?

  ■很多塾生会有一个误解,认为学习经营哲学和公司理念是为了企业,而不是为了员工。其实,经营是为了员工——必须让员工感受到经营者是在为他们拼命。“经营十二条”对经营者或从事经营的人士来说,直接学习会很有感觉,但对不经营的人来说,初次接触可能难以体会。因此,我先是向他们讲述经营哲学。我们利用盛和塾制作的“翻页挂历”,每天由一名员工带领大家学习一条哲学内容,并轮流分享践行感想,最后由我做点评。这项活动进行到一半时,2008年雷曼危机爆发,经济低迷。于是从第二年2月份起,我面向一般经营者和民众开办了“经营十二条学习班”,每月学习一条,并强制要求全体员工参加。我们每月第三周周四晚上举办学习会。我从事会计师工作,需为客户提供经营建议,因此公司的会计师必须学习经营思维。同时,行政等后勤人员也一同学习,以保持与前线人员的共识。这样坚持了17年,大家逐渐具备了经营十二条的精神与方法。我认为经营十二条不分行业或部门,任何人都可学习,但应分阶段进行,找到适合自己阶段的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渗透。

  □在数十年的实践中,践行“经营十二条”时遇到的最大内部和外部挑战是什么?是如何克服的?

  ■在实践经营十二条的过程中,内部我并未遇到明显抵触,可能因我的经营风格偏“一言堂”,员工也认可按我说的做。但我明白,对于普通的员工,学习需要时间,我耐心等待他们成长,他们也经历失败才逐渐理解十二条。外部方面,尤其在雷曼危机时,有些客户业绩减半甚至降至三分之一。一家建筑公司因业绩不佳,停止支付咨询费,但我们仍继续服务,我对他们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活下去。”一年后公司情况恢复,重新支付报酬。不过这样的客户并不多,因为我一直用经营十二条和稻盛会计学为客户做咨询,帮助他们学习经营原理原则,很多公司在不景气时抗风险能力较强,利润率较高,所以我们公司也未吃太多苦头,这都是塾长的功劳。

  □对于今天从事IT、AI等新兴行业的年轻创业者,你认为“经营十二条”中哪些条对他们来说最为关键?是否需要新的解释?

  ■AI和IT发展迅速,ChatGPT等工具为工作生活带来便利,于是出现一种声音,认为经营十二条已不适用,或思考应如何运用。我个人认为,用AI搜索经营问题,容易得出类似经营十二条的答案,但这些答案是否100%正确?判断基准在哪里?表面上不错的答案,其中也有微妙差别。经营环境各不相同,客户也各有特点,AI只能做到信息收集,更重要的是人自身的学习。目前AI仅是工具,能提高效率,但未来如何尚不清楚。塾长在回答塾生问题时,针对不同的人,答案可能相反。而AI对同一问题只会给出相同答案。塾长是基于每个人的性格、经营能力、实际情况作答,其中有人性的细微差别,目前AI还做不到。因此,经营仍是人的领域,我们应充分利用AI工具,结合自身经营做好工作,而非全然依赖AI给出正确答案。

  □中国的企业家们对稻盛哲学展现了极大的热情。基于你对他们的了解,你最想对他们强调的一点是什么?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深远。我想说,不要将学习经营十二条想得过于复杂,而要化繁为简。文本和实例学习固然重要,但根据我20多年的经验,其实很简单,只有两点。塾长90岁去世前几年,最后一次接受杂志采访时,被问及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他回答:“利他之心”和“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如此成功的企业家,将人生经验归结为两点,简单却符合自然法则。因此,我认为践行经营十二条的基础,是诚心诚意为客户服务,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让员工和客户欢喜,支持他们,对他们有用,并做出成果。若想让人满意、发挥价值,便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就像运动员为获胜而多加练习和分析,符合自然法则。立足这两点,再学习第一条至第十二条,任何人都有可能成功。这就是我给中国企业家在学习和践行上的建议。至于对中国企业家的了解,我虽从新闻或电视上听说过华为、腾讯、马云等,但因专心学习稻盛哲学,并未深入研究其他企业的经营方法,所以不太了解,非常抱歉。

  □工作以外的时间会做什么?有没有阅读过中国的经典作品?

  ■我的私人时间,在60岁以后,工作时间从每年5000小时降至4500小时,多出的时间主要用于陪伴家人,帮助妻子做家务、购物、吃饭、打高尔夫等,基本全部投入家庭。我并未完整读过中国书籍,但通过稻盛先生的学习,接触过《易经》《论语》等其中部分段落。稻盛经营学吸收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如孔子儒学、朱子学、阳明心学等。日本儒学家佐藤一斋的影响又经由西乡隆盛传至稻盛先生。因此,读稻盛的书和讲话,也间接学习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出版报道/访谈
   第03版:科普出版专题
   第04版:科普出版专题
   第05版:科普出版专题
   第06版:融合出版
   第07版:融合出版
   第08版:综合
   第09版:产业观察
   第10版:分销新视野/创新营销人
   第11版:分销新视野/书店文创
   第12版:世界出版
   第13版:出版报道
   第14版:出版报道
   第15版:出版报道
   第16版:作家访谈
   第17版:业者论坛
   第18版:精品精荐
   第19版:精品精荐
   第20版:精品精荐
   第21版:“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专刊
   第22版:“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专刊
   第23版:“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专刊
   第24版:“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专刊
   第25版:“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专刊
   第26版:“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专刊
   第27版:“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专刊
   第28版:“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专刊/广告
   第29版:中缝
   第30版:中缝
尘封80余年,侵华日记首次中文呈现
村田忠嗣:在利他与努力中寻找经营的真谛
在网络文学中,讲述国立艺专抗战故事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作家访谈16村田忠嗣:在利他与努力中寻找经营的真谛 2025-09-19 2 2025年09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