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025南国书香节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出版发行人寄语2025南国书香节~~~Publishers and Distributors Discussing on Southern China Book Fair Building a New Reading Ecosystem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 立足湾区走向世界 共建阅读新生态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8-15(23). 放大 缩小 默认   
出版发行人寄语2025南国书香节
立足湾区走向世界 共建阅读新生态
Publishers and Distributors Discussing on Southern China Book Fair Building a New Reading Ecosystem
  扫描二维码阅读本版面的英文版

  (由豆包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Scan the QR code to read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page(The translated content by Doubao AI and is for reference only).

  李家驹

  林发钦

  吴静怡

  黄立新

  扫描二维码阅读本版面的英文版

  (由豆包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Scan the QR code to read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page(The translated content by Doubao AI and is for reference only).

  8月15日,2025南国书香节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启幕,本届书香节以“书香湾区 阅见世界 共享未来”为主题,以“1+1+N”(1个线下主会场 + 1个线上云会场 + N类特色分会场)办展模式办展,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全省各级联动同期举办,开启国际化、科技化、年轻化的书香盛宴。

  南国书香节一直坚守“立足湾区,辐射全国,链接世界”的宗旨,发挥着岭南文脉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桥梁作用。今年,南国书香节将实现从区域性活动到国际性盛会的转型,以优质出版物和文化活动为引领,以文化交流与合作为纽带,搭建中外文明互鉴的桥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既向中国读者展示璀璨多元的国际文化,也向全球递出中华文明的“有形名片”。在2025南国书香节召开之际,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特别邀请全国出版发行人分享与南国书香节的故事,共赴这场阅读与文化的盛宴。

  以优质出版物助推全民阅读 加强港粤互融互通

  ■李家驹(香港出版总会会长、联合出版集团副总裁)

  南国书香节是文化阅读嘉年华,一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求变。今年特别推出“1+1+N”办展模式,线上线下融合,实行全省联动,加大力度,推广全民阅读。它同时是专业的出版交流和洽谈平台。近年来积极从大湾区拓展至更国际化,表现出“立足湾区,辐射全国,链接世界”的特色。

  今年联合出版集团有不少刚在香港书展亮相的重点新书,在南国书香节首秀,包括:香港著名歌手邓紫棋的首部科幻爱情小说《启示路》中文繁体版,其精装恒藏版将于8月17日在南国书香节首发;电影人陈冲限量发售的非虚构长篇作品《猫鱼》亲签版也将在书香节与读者见面。多位香港文学大家的珍贵作品在书香节首次推出,比如荣获“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之贡献奖、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的香港著名作家西西的作品集《异人异行》;香港文学巨匠刘以鬯的长篇小说《演戏的人》1959年由明德图书公司出版后绝版多年,此次重印再现,为读者提供了难得的研究和阅读机会;还有反映当代香港社会现实的《飘到香江的云——港漂妈妈9故事》等优质图书。

  一批极具香港本土特色的出版物也将亮相书香节:《香港铁路探索》《香港道路探索》《唯水是问:隐藏于香港水务历史的人和事》等,从香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角度出发,填补了香港本地历史研究的诸多空白。藏书票艺术爱好者将有机会欣赏到《爱书趣味:叶灵凤收藏的藏书票》这一珍贵出版物,里面展示了116张叶灵凤珍藏的中日和欧美藏书票以及叶灵凤不同时期关于藏书票的专题文章,弥足珍贵。香港中华书局重磅推出的《三国志(复刻珍藏版)》,容纳了自清代以来所有专家考证修订的成果,堪称当今最完善的版本,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今届香港馆同时设有创意角(Creative Corner)和“插画专区”。创意角聚焦项目主题“潮阅香港─香港出版印刷与流行文化”,展出逾百本与香港影视、音乐等相关的精选书籍和珍贵的周边收藏品,包括电影海报、黑胶唱片和卡带等。首次设立的“插画专区”,展出多位香港绘本插画师的作品,包括入选第二届“《飞跃绘本》——香港绘本插画师国际书展推广计划”的8位新晋绘本插画师的作品,以及另外8位香港绘本插画师在“香港绘本出版支持计划”下出版的8本无字绘本。

  香港馆今年的重点活动包括:香港艺术中心监督团主席刘文邦主讲香港艺术中心动漫基地20周年,香港资深电影海报收藏家林家乐主讲收藏光影的人、香港电影海报收藏里的学问与趣事,电影研究者、影评人乔奕思主讲临危应变——“港式”电影制作的过去与现在,香港知名教育专家、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陈美龄主讲斯坦福教育学博士告诉你32个改善教育孩子的方式等等。

  港粤两地同属岭南文化,双方出版业有长期的合作基础和友好关系,两地亦重视推广全民阅读。南国书香节每年8月举行,与7月举行的香港书展,可连成双书展,加强相互呼应。如策划活动和策展主题、制定书单给爱书人阅读。为加强阅读的互动与联动,我建议考虑两地各自选定优质阅读书单,供对方所在地的读者打分,选出广东省读者最爱的香港图书和香港读者最爱的广东图书,并互邀入选的作者与当地读者进行交流和分享。2021年推行的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出版试验计划,两地出版社通过版权合作与共同策划,出版了一批优质图书。此试验计划成绩理想,强化了两地出版社的合作基础,个人认为此计划可持续发展下去,并可作适度扩充。

  强化湾区文化融合 推动全民阅读在不同层面延伸

  ■吴静怡(香港天地图书董事长)

  作为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南国书香节承载着无数读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的热爱,是一场盛大的书香盛会。今年书香节以“书香湾区 阅见世界 共享未来”为主题,特别设置“阅·世界”国际文化展厅,越南国家馆(主宾国馆)、东南亚国家馆、中亚国家馆等特色场馆,使读者能够在同一地点和时空邂逅多元文化,畅享国际书香。天地图书今年也参与南国书香节,遗憾的是有一批具有特色的新书因时间匆忙未能在此次书香节展示,我们的新书后续将在大湾区的各书店及网络平台上新。

  南国书香节已持续举行多年,影响日渐扩大,对书香节的未来愿景我充满期待,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深化湾区文化融合。建议设立“大湾区出版创新专区”,集中展示三地特色出版物,如香港的国际化社科著作、广东的岭南文化丛书、澳门的葡语文化桥梁书籍,通过主题策展呈现文化延伸和形式多样性。二是打造文化嘉年华地标。借鉴香港书展汇聚人才经验,整合各出版社作者资源,增加文化讲座等分量,把大湾区的人才优势转化为书香节升级发展的阶梯。增加文化含量,提升艺术人文气氛,强化创新发展引领作用。三是科技赋能阅读体验。发挥大湾区创新科技公司集聚的优势,结合多媒体文创拓展,探索新技术带动的阅读体验,探索文化IP在大湾区出版协作的具体路径,对外推广中华文化。

  作为香港出版界的一员,我认为大湾区出版协作对推动全民阅读具有战略意义。

  一是推动大湾区出版公司着眼长远,立足本地优势,打造整体文化品牌,强化文化认同。通过挖掘特色资源,策划出版大湾区主题系列图书,包括岭南文化、海洋文化、城市发展、移民文化等,增强港澳与内地的文化归属感;通过出版物帮助港澳青年了解内地社会变迁,同时让内地读者更熟悉港澳的多元文化生态,消除认知隔阂;突出大湾区各城市(如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的文化特色,形成兼具地域性与普适性的文化符号。

  二是借助南国书香节,每年设立具有引领意义的主题,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影响力。例如,设立世界华语文学节,今年香港将举办华语文学节,在香港等大湾区核心城市举办高端文学活动,搭建国际华语文学交流平台,促进跨区域出版与合作;培育“大湾区作家群”,推动作家跨地域合作,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IP,促进文学作品改编(如影视、戏剧)。

  三是深化交流互动,促进青少年交流及文化服务联动。组织青少年阅读研学活动,结合大湾区文学夏令营、作家校园行等,增进代际与地域间的情感联结;推动“共读计划”,鼓励大湾区学校、社区开展联合阅读活动,如“湾区共读一本书”等,培养跨地域阅读习惯;推动大湾区公共图书馆、出版社、书店联盟,推动全民阅读在不同层面持续延伸。

  汇聚粤港澳出版力量 打造大湾区文化共生实践典范

  ■林发钦(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院长,澳门文教出版协会会长)

  在网络化时代,全球传统书业面临转型的情况下,全国各地的书展和阅读活动仍然蓬勃发展,每年的南国书香节主会场人头攒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颁布,“人文湾区”建设被提升至战略高度,为两地文化交流提供了政策引领。2016年,南国书香节首次设立澳门馆,展出描绘澳门历史脉络的百米画卷《镜海归帆图》,吸引超过10万人次参观,揭开了两地携手推动全民阅读的序幕。从最初的书展联动与作家互访,到逐步设立澳门馆常设展区并推出湾区联合书单,截至2025年初,澳门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突破100万册,较1999年增长近43%,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全民阅读协同发展的重要阅读场域。

  10年来的实践表明,参与南国书香节这样的书展活动,对推动澳门的出版业发展以及全民阅读具有重要意义和启发:澳门参与南国书香节不仅是获取一个展示平台,更是以参访交流为纽带,深化粤澳文化理解与共融的重要契机。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丛书”新书发布会暨现场签约仪式亮相南国书香节,汇聚湾区文学创作精华,以多维视角呈现区域文化风貌。2022年,南国书香节进一步拓展多元交流维度,通过珠海分会场与横琴书展的创新实践,将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共融推向新高度,澳门图书也从广州移师珠海,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分会场与横琴书笙馆双线亮相,突破了传统书展的单点举办模式,尤其在横琴合作区成立2周年之际,以文化为媒讲述“一国两制”下的交流故事。同时,澳门依托葡语优势连通海外地区,2023年,《澳门弹起》英文、葡文版签约进一步推动澳门文化“出海”,以国际化视野展现粤澳合作带来的文化自信。2024年,正值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分会场新增“庆祝澳门回归廿五周年出版物展区”,以专题形式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成为当年一大亮点。

  依托南国书香节这一平台,澳门与内地在阅读推广、出版合作以及文化交流等领域深入协作,逐步培育并强化了“以书为媒 以文会友”的文化共同体意识。几年前在内部座谈时,我们有这样一个构想——联合粤港澳三地出版界的主要力量,整合出版资源,实现强强联合,保留地域特色的同时将粤港澳大湾区出版业整体打造成为我国书业最具代表性的形象之一,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传播,为“人文湾区”的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当前,香港有香港书展,广东有南国书香节,澳门仍缺乏一个较有影响力的区域性书展品牌。因此,我希望南国书香节未来可以进一步整合粤港澳三地出版资源,朝着覆盖面更广泛、更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可以通过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联合,在琴澳两地打造新的国际化书展,与南国书香节、香港书展形成联动和互补,持续丰富“湾区共读”的文化图景;通过进一步依托技术创新与跨域协作,深化全民阅读的广度与深度,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生态的整体跃升开辟新的可能。

  丰富文化阅读体验 深化地方书展品牌影响力

  ■黄立新(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

  大湾区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实力强劲,读书氛围浓厚,南国书香节背靠大湾区,拥有着天然的优势,持续举办30多年,足以证明其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已经成为岭南读书文化一张响亮的名片。四川作为本届南国书香节的主宾省,将举办一系列图书活动,期待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加深广东和四川两地的文化交流。

  四川人民出版社一直秉持“政治立社、学术立社、精品立社”的出版理念,多年来坚持打造人文社科领域优秀读物。本届南国书香节,我社带来了众多重点新书。如近期出版的著名作家杨红樱的首部转型之作、长篇小说《成都往事》,书中用情用力书写“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的成都性格,将给岭南的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

  主题出版方面,我社带来了2024年度“中国好书”《寻找甘宇》,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成员创作、展现中德文化交流的《原来中国长这样》,红色经典读物《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毛泽东与十大元帅》《邓小平的智慧》等,以及展现中国“文化抗战”的研究作品三卷本《发现李庄》。

  学术出版方面,将重点展陈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作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宪实历史著作《武则天研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顾问、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伯重的四卷本《李伯重文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风等主编的三卷本《重访五四新文化》等等。

  在社科通俗读物领域,我社也为南国书香节的读者带来了与国际儒联合作的“中华文化新读”系列、各大博物馆官方授权的“全国博物馆通识系列·一本博物馆”系列,以及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民文化盛会《CMG全民阅读盛典》推荐图书、著名考古学家王巍的《源来如此——跟着考古学家去探源》等,以及“颜值”颇高的博物系列读物《植物先生》《〈山海经〉的博物世界》等。另外,为了让广东读者朋友更加了解四川,我社精选了《苏东坡辞典》《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等“三苏”读物、《蜀道十讲》等蜀道文化读物。

  最后,我要特别推荐我社熊猫出版中心“卷宝”品牌,我们在醒目位置展陈“熊猫明星”系列《熊猫花花》《熊猫七仔》《熊猫香香》《熊猫福宝》等,“熊猫文学”系列《我是幸福的福宝爷爷》《追熊猫的人》,以及各种可爱的熊猫文创产品,希望广东的读者朋友能够喜欢。

  针对本届南国书香节,我们特地组织了两场重要活动。第一场“从‘一本博物馆’走进岭南——《全国博物馆通识系列·一本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新书首发暨岭南文化分享会”。邀请广东省博物馆领导及到场嘉宾与读者朋友分享广东省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和岭南优秀文化内核。《广东省博物馆》是由广东省博物馆编著的文博类大众普及读物,是我社“全国博物馆通识系列·一本博物馆”系列的广东省分册,全方位展现了广东省博物馆的整体面貌以及文物所蕴含的岭南文化的丰富内涵。第二场是“千载文脉,古典新声——经典新解三人谈”。我们邀请了中山大学91岁的教授黄天骥、66岁的教授董上德,广东第二师范学院42岁的杨昊鸥,三代学人同堂,共同探讨如何从中国古典作品里激活千年文脉的传承密码。

  四川与广东都是文化资源大省,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庞大的当代读者群体,南国书香节自1993年首届举办至今已30余年。四川的天府书展起步稍晚,2019年开始举办,但迅速成为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地方书展。

  我期待南国书香节和天府书展,以及其他地方书展,有更加紧密的联动,让各自省份的读者,能更多地了解和参与各地、各类书展,进而知晓并阅读到更多好书,这也是积极推进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方式手段之一。

  (下转第23版)  (上接第19版)

  以出版回应时代关切 建设文化传播与互动平台

  ■肖启明(中华书局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南国书香节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书展之一,也是全民阅读重要的推广平台。作为一名出版人,同时也是一名读者,我参加过很多届南国书香节,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规模越来越大,参与读者越来越多。文化名家荟萃,是南国书香节的一大亮点。来到书展的读者年龄层非常广泛,早期很多读者主要是为了享受购书优惠而来,如今,更多读者是奔着与作者面对面交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感受浓厚的阅读氛围而来。让我感到欣喜的是,越来越多年轻读者愿意花时间去听讲座、参加读书会,或是静下心来享受阅读。

  南国书香节是面向大众、注重文化传播与互动的平台,中华书局作为参展单位之一,每年都设有展位展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出版物,如经典的“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也有今年最新出版的《故宫掌门人1925—1949》《如临大敌:谣言恐慌与大宋王朝1054》等市场反馈良好的图书。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还特别推出了《731:医学的沦陷》《鸭绿江来信》等主题图书,以回应时代关切,传承红色记忆。

  早期的南国书香节更多聚焦于图书展销,近年来,其活动形式日益丰富多元,比如名家讲座与读书分享会、青少年阅读活动、文创市集等。以今年“书香湾区 阅见世界 共享未来”的主题为例,可以窥见这场盛会正朝着国际化、科技化、年轻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一场充满活力、处处洋溢书香的阅读盛宴。

  创建更多‌场景破圈的读者交流活动

  ■陈 涛(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执行董事、总经理)

  参与多届南国书香节,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从传统书展演变为融合科技、文化和全民互动的阅读盛宴,国际文化交流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厚,每一届都有新惊喜。比如首次参展时,读者更多关注折扣购书;而现在读者更关注现场举办哪些文化活动,参与性增强,愿意花时间排队和等候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准备了近300种图书,品种丰富,涵盖社科、文学、经管、艺术、科普、体育、教育、少儿等,希望在这场文化交流盛宴上,给读者带去众多选择。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的文化评论新作《她们何以不同》,聚焦女性的历史处境、现实状况、发展可能、感情重建,多维度探讨女性及更广大青年的生命价值;由叶嘉莹先生弟子、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锦翻译的《鲁拜集之美》,全书英文诗、白话诗、古体诗3种诗歌文本对照,28位插画家,45版英法美原版书,111幅艺术插图,一帧一页细致扫描,为读者带来视觉和阅读的双重体验。同时,我们筹备了重点活动,邀请1~2位文学名家参与其中。

  未来希望南国书香节继续增加国际元素,向国际书展继续迈进;创建更多‌场景破圈的出版社和读者交流活动。在地方书展对全民阅读推广的促进作用上,我认为可以继续强化地方书展与乡村连接,将书展资源下沉至基层,让阅读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引擎,持续推进全民阅读。

  用心做好书 与作家、读者共筑阅读新生态

  ■闵 蓉(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总编辑)

  南国书香节是岭南盛夏不可或缺的文化盛事,是推广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闪亮名片。多届南国书香节参与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展会充满浓郁的书香,市民们对于阅读充满热情。对我们出版人来说,这是一年一度特别重要的聚会,也是与读者面对面交流、感受城市阅读脉搏的最好时机,看到阅读活动对于人们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我们深感荣幸能参与其中。印象最深的是2024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和“大中华寻宝系列”作者、著名漫画家孙家裕一起带着《吉林寻宝记》参加书香节。在主办方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中山和广州举办了两场盛大的读者见面会,场面非常热烈,数千位读者把现场挤得满满当当,创下了书展活动参与人数之最。看到这么多读者,特别是那么多小读者热情洋溢地来见作者、找书看,非常感动。

  南国书香节对出版社而言,不只是来参展、来卖书,它让我们能够见到群众真实的阅读生态,也持续给我们信心和动力:用心做好书、做读者爱看的书,永远是有价值的。

  2025南国书香节,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带来参展的图书,有深受广大小读者喜爱的原创科普知识漫画“大中华寻宝”系列,包括“地理漫画”“寻宝记神兽发电站”“寻宝记神兽小剧场”“恐龙漫画”“历史漫画”等品类丰富的图书和文创产品,还有许多低幼启蒙绘本和儿童文学类图书,包括“不一样的卡梅拉”“世纪绘本馆”“世纪文学馆”“特种兵学校”“莫西西魔法日记”“老鼠记者”“神奇图书馆”等琳琅满目的作品,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孩子的阅读需求。

  本届书香节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大中华寻宝记》全系列累计销量突破1亿册,作者孙家裕在南国书香节主会场,举办两场读者见面会活动。展会期间,广州的读者朋友能够在街头、地铁、商圈等多处看到“大中华寻宝记”活动的预告海报。这两场活动将是孙家裕与所有“寻宝迷”的盛大聚会,让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大中华寻宝记”的创作历程,感受知识传递的魅力,甚至有机会获得作者的签绘作品。我们诚挚邀请所有热爱阅读的朋友,莅临南国书香节,来到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展位,体验“大中华寻宝记神兽快闪店”的奇趣,更不要错过与作家共度书香时光的宝贵机会,在主办方打造的书香盛宴中,共享阅读的美好。

  立足本土 面向世界 打造爱书人的阅读盛会

  ■曹元勇(浙江文艺出版社常务副社长)

  近几年,我陪同阿来、杜阳林等作家参与过多次南国书香节。印象中的南国书香节,一届比一届富有创意,从最早期的广州主会场彰显花城独特魅力,到现在各大特色分会场轮番“上新”,包括以广州为中心的周边城市地区,南国书香节通过不断创新办展模式,让越来越多的读书人、爱书人能够参与其中,享受书籍带来的快乐。同时,南国书香节也用丰富的活动设置,为不同年龄层的读者和他们心仪的作家见面、交流搭建了平台。每年的主会场人山人海,特别是年轻读者的阅读热情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这两年,纸质图书零售下滑,出版业面临巨大压力,但是参与书展读者的热情给了我们出版从业者提示:图书怎样与读者形成共鸣,更好地满足读者文化需求?2024年是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创作完成30周年,我们带着这部经典作品参加了南国书香节,活动是10:30开始的,我记得无论是分享会现场还是线上直播,观众人数爆满。我们惊叹于有如此多热心读者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只要是真正优秀的、有创意的作品,仍然会有很多读者关注,读者实际上也是在寻找那些真正值得阅读的作品和图书。同样在去年,我们邀请李敬泽在南国书香节举办了其新书《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分享活动,也深受现场读者欢迎。因此,对出版人和作家来说,最根本的问题是能不能拿出真正优秀的作品、真正优质的图书与读者见面,给读者带来新鲜的知识、艺术的享受。

  浙江文艺出版社作为一家以出版大众文学艺术图书为主的出版社,一直以来坚持深耕产品线和品牌建设,浙江文艺出版社上海分社的自有品牌“KEY-可以文化”已经获得了不少文学读者的认可。本届南国书香节 ,“KEY-可以文化”旗下的中外文学图书也会通过广东地区的新华书店与读者见面。特别是莫言的剧作精品系列,如《鳄鱼》《锦衣》《霸王别姬》《我们的荆轲》,阿来的《尘埃落定》获茅盾文学奖25周年精装纪念版、《尘埃落定(外篇)》和《空山:机村史诗六部曲》精装本,以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国宝级作家托卡尔丘克的巨著《雅各布之书》等作品,都在此次书展上展销。

  南国书香节是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大型全民阅读活动之一,并且在近年逐步向国际化迈进,邀请国际作家、出版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书展某种意义上是一个知识、思想相互碰撞与交流的平台,所以我感觉可以用大胆开放的心态来办书展。文化的发展道路应当是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光明,而前提就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意识,打造爱书人、做书人、爱阅读的人的美好盛会。

  祝愿南国书香节今年能够举办得轰轰烈烈、圆满成功。期待南国书香节成为立足本土、面向世界,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都能够汇聚于此、共同参与的文化交流盛会,书展的影响和意义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深远。

  抓住技术变革机遇 让书籍真正走进大众生活

  ■吴洪涛(湛庐文化副总裁)

  南国书香节的根本价值,在于让阅读突破地域限制,成为全民可参与、可受益的生活方式——从单一书展到全民文化嘉年华,南国书香节已迭代成为连接读者与市场的文化盛会,这也是作为出版从业者的最直观感受。包括书香节在内的诸多图书展会都有着一些趋同变化,尤其是在读者方面。初期的读者群体以图书爱好者、学生及家长为主,中期的读者群体会覆盖到年轻读者群体(书展有针对该群体的内容主题策划),当前的读者群体除了覆盖全民还吸引到了国际读者的参与。书香节的国际化趋势演变,同样发生在湛庐的业务板块变化中。成立20周年的湛庐早已发展成为了纸电声一体的阅读服务商,也一直在积极尝试版权等业务的国际互通,这也得益于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托举。

  南国书香节与大湾区发展同频共振。作为中国经济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大湾区商业迭代迅速、企业管理需求旺盛,管理者与创业者对经济管理类知识的需求尤为突出。南国书香节精准捕捉到这一区域特色,成为推广经济管理类图书的核心阵地。凭借《影响力》《价值》《奈飞文化手册》《证券分析》《在悖论中前进》等经典好书,湛庐始终在经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现场,有人当场翻阅半本书后直接下单采购,更有人主动停留半小时,与我们深入探讨“如何将书中方法论应用于团队协作实践”。这样的场景验证了目标读者精准聚集的效应,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南国书香节不仅是图书交易的平台,更是洞察区域阅读需求、推动知识向实践转化的关键场景——它通过集中呈现优质内容,让知识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实现高效对接,进而成为区域创新生态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支撑。

  针对当前全球科技革命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本届书香节湛庐特别展出科技与趋势类新作《AI赋能》;围绕“科技与趋势”“生活与健康”“商业与职场”“教养与成长”四大核心维度,精选多部具有思想深度与市场价值的代表作,尤其是今年湛庐刚刚策划推出的“梁品周易”套系(包含《周易的野心》《周易有答案》《周易·答案之书》)。本届书香节特别设置了“湛庐镇店之宝”展示专区,集中呈现多年来深受读者认可的标杆作品。此外,近两年生活类畅销书如《控糖革命》亦同步亮相。

  南国书香节已具备国际化的硬件基础(如“阅·世界”国际文化展厅),未来需进一步深化其“思想交流”内核。湛庐期待与主办方以及联合国内外智库打造“年度趋势书单”发布机制,聚焦认知科学、绿色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将书展从“图书展销场”升级为“全球智慧交汇平台”。

  从湛庐的实践经验看,地方书展的核心价值在于“让书籍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前沿类书籍(如商业、科技类)常因专业性被误读为“小众读物”。但地方书展通过“场景化阅读”破解这一难题——例如,在社区设置“科技体验角”展示AI应用,在校园举办通识讲座解读《奇点更近》,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体验,显著提升大众对高阶知识的接受度。不同区域、群体的阅读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地方书展可通过数据调研与实地走访,动态调整书目供给。例如为大湾区企业管理者推荐《新全球化企业的未来》《资本之后的世界》等新书,为地方读者提供前沿教育、健康科普类图书,如《锻炼》《笑得出来的养育》。这种“按需供给”模式既避免了资源浪费,也让阅读更具实用性。

  南国书香节作为区域经济与阅读偏好联动的“市场温度计”,其价值不可替代——尤其在大湾区这一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书香节通过集中呈现区域读者的阅读选择,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经济活跃度与知识需求关联性的独特窗口。这种将文化服务嵌入区域发展脉络的功能,是其他分散性活动难以实现的。湛庐期待在本届书香节中与同行深入交流、与读者温暖相遇,共同见证这场知识盛宴绽放的全新光彩。

  以书为媒 展现图书与科技结合的跨越式发展

  ■廖晓威(广东旅游出版社市场图书编辑部主管)

  2025年南国书香节跟以往相比的特色在于除了有常规的社科、文艺、少儿、科普等图书展区之外,还增加了专题展区面积,主要体现在以书为媒而形成的多元立体化的互动和呈现,特别在文创、文旅和体育等领域的创新上。今年粤港澳大湾区将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所以此次南国书香节的运动活力和科技含量不少,在文旅构建和多元组合层面上使得图书不仅仅是有内容的阅读产品,而是变成了既有内容阅读,又富有文旅互动特色的交互式介质,以书为媒的特点非常显著。活动举办上特别邀请到康震等知名教授和学者,马伯庸等大家喜爱的作者,还有一些电影人和导演与读者进行互动和分享,都具有书与电影相互促进、交流的特点。

  围绕本次南国书香节,广东旅游出版社准备了“遗产会说话故事绘本”系列,这套图书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题进行策划。2025年7月,我国的世界遗产又增加了一项,变成了60项,所以这个图书系列是具有讲好中国故事文化传承意义的系列图书;“我在宋朝开小馆”系列图书,以宋朝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为入口,让书中的小主角与宋朝的文人贤士对话和学习,为孩子展现了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人间烟火和繁华。开展的重点活动包括暑假主题的《儿科医生教你带娃旅行》、地域文旅图书《诗旅赣南一百首》新书分享会。

  希望南国书香节能够越办越好,让图书的交互性、多元性在敢为天下先的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能够更好地展现图书与科技结合的跨越式发展。南国书香节的文化延展性应该从全国范围扩大到亚洲或者世界性的出版文化交流和版权贸易的专业展会,让更多来自亚洲和世界各地的版权贸易商像参加广交会一样进行版权贸易的交流。另外,南国书香节长期在深圳、中山、东莞、江门、潮州等地开设分会场,能够让书香文化拓展到更多基层的县、乡、村,让那里的老百姓和孩子都能享受到同城市一样的高品质图书和文化阅读方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上海书展现场
   第03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04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05版:综合
   第06版:产业观察
   第07版:世界出版
   第08版:专题
   第09版:专版
   第10版:出版报道
   第11版:出版报道
   第12版:分销新视野/创新营销人
   第13版:精品精荐
   第14版:访谈
   第15版:精品精荐
   第16版:精品精荐
   第17版:2025南国书香节专刊
   第18版:2025南国书香节专刊
   第19版:2025南国书香节专刊
   第20版:2025南国书香节专刊/广告
   第21版:2025南国书香节专刊/广告
   第22版:2025南国书香节专刊
   第23版:2025南国书香节专刊
   第24版:2025南国书香节专刊/广告
   第25版:2025南国书香节专刊/广告
   第26版:2025南国书香节专刊
   第27版:2025南国书香节专刊
   第28版:2025南国书香节专刊
   第29版:2025南国书香节专刊/综合
   第30版:2025南国书香节专刊
   第31版:2025南国书香节专刊
   第32版:2025南国书香节专刊/广告
   第33版:中缝
   第34版:中缝
立足湾区走向世界 共建阅读新生态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南国书香节专刊23立足湾区走向世界 共建阅读新生态 2025-08-15 2 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