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蒋鸣涛(南国书香节组委会委员、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采访人:焦 翊(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编者按 2025年南国书香节以“书香湾区 阅见世界 共享未来”为主题,迎来创办30余年来的国际化升级。这场岭南文化盛事展销境内外1500多家出版机构各类出版物和文化创意产品,集结200余位海内外名家,以出版为媒搭建文明互鉴平台。值2025南国书香节开幕之际,本报记者专访南国书香节组委会委员、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鸣涛,解码南国书香节如何从区域性阅读活动跃升为国际文化盛会,持续努力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湾区动能。
□本届南国书香节不仅邀请越南作为主宾国,还专设“阅·世界(国际文化展厅)”,邀请海外出版机构、作者等参与。围绕国际化,书香节组委会做了哪些尝试?未来,又有哪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规划?
■本届南国书香节从深厚历史积淀中启程,以高品质出版物与高端文化活动为引领,以深度文化交流与合作为纽带,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赋能,搭建中外文明互鉴平台。本届书香节的国际化实践体现在三个维度。
一是规模与品质创历史新高。国际文化展厅面积1万平方米,汇聚来自东南亚、欧洲、阿拉伯、中亚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精华,包括越南主宾国的“胡志明同志在广州”特展、东南亚娘惹服饰展、欧洲米菲70周年庆典等,2万种欧美日韩原版图书覆盖企鹅兰登、麦克米伦、日本小学馆等国际顶尖出版社,让国际文化交流“可触摸”。二是双向对话与赋能机制。主会场专设主题馆和国际版贸交流区,组织“粤版图书走出去”签约仪式,同步展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粤版精品及金庸多语种经典作品等海外版图书,推动中国IP通过版权贸易进入全球市场,融入全球知识版图;论坛设计也强调平等对话,如今年策划的“智取未来:科技重塑世界出版新生态”论坛,邀请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探讨AI出版;第六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经验交流会搭建高质量对话桥梁,促成中亚题材图书版权交易。三是湾区枢纽与辐射作用。大湾区依托独特地缘优势与书展资源,为版权贸易、跨国合作与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未来,我们计划在全方位链接全球文化资源上持续发力,与博洛尼亚童书展、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等国际书展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将南国书香节打造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与世界文明“引进来”的重要平台。
□作为重要文化品牌和文化平台,南国书香节如何紧扣国家战略,在主题出版、红色文化传承、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发挥作用?如何进一步展现文化担当?
■本届书香节以思想引领为根本、红色传承为纽带、赋能发展为目标,通过多元文化实践凝聚精神力量、服务国家战略、惠及民生福祉,在展现中国话语魅力、赓续红色基因血脉、助力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中彰显其文化担当。
一是主题出版强化思想引领和中国话语力量。主题馆集中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版成果海外版等200余种主题出版物,打造思想引领的“国家书房”,推动中国话语、中国理念更广泛地走向世界,成为全球读懂中国发展逻辑、感知中国精神力量的重要文化纽带。二是中外文化交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以中越建交75周年为契机,设立越南主宾国馆、马华文学特展“100本书里的马来西亚”、荷兰米菲70周年庆典、阿拉伯国家图书展览、文化艺术与美食展等,成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与满足人民需求的重要桥梁。三是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抗战胜利80周年特展和侨批档案创新运用AIGC技术,生动还原抗战历史壮阔历程;开展“我是红色通讯兵”沉浸式研学活动,创新活化红色记忆,青少年可通过角色扮演解码华侨抗战故事;《里斯本丸沉没》图书繁体版签售会,强化港澳与内地的历史共鸣;同步组织抗战主题图书签售及专家讲座,多维度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彰显服务民族复兴伟业的使命担当。四是文化赋能夯实高质量发展民生基础。主题馆设立“百千万工程”摄影展、“低空经济”智慧融创展,生动展现乡村全面振兴成效;展示“中国艺术”“美丽中国”“中国传统文化”等系列普及版图书,以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数字科技馆推出覆盖八大主题、3000多个基地的研学课程矩阵,为城乡教育资源整合提供文化支撑,推动文化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创新开辟机场、高铁等交通特色阅读空间,乡村分会场重点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倾斜,覆盖51个“新华悦读空间”和33家乡村阅读点,推动优质阅读资源下沉基层;主会场推出图书6折起售,“羊城换书节”“你选书,我买单”等惠民举措降低阅读门槛,让群众共享文化红利。
□此次书香节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融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港澳台馆、广东馆等展区如何展现岭南文化魅力,并推动湾区阅读生态建设?
■本届书香节以“立足湾区·辐射全国·链接世界”为宗旨,聚焦湾区特色,深耕人文湾区厚土。通过深挖文化根脉、推动文明交融、赋能人文湾区建设,进一步彰显了书香节在中华文明现代传播中的担当。
广东馆以岭南文化为根基,展销聚焦本地文化的新书、畅销书与精品好书,借精品首发等活动彰显广东出版实力,构筑“岭南文化高地”,增强岭南韵味辐射力。香港馆聚焦“出版印刷与流行文化”,展示2000余种畅销书及影视、漫画IP衍生品,彰显都市活力。澳门馆以中医药典籍、大湾区合作成果读物勾勒中西合璧脉络。台湾馆以“一脉书香两岸共读”为主题,设“中华传统”等专区,展出逾3000种台湾版最新图书及两岸畅销精品图书,促进同源文化交融。羊城书展联动出版、科技等多业态及知名企业、权威机构,打造沉浸式文化消费新场景,展现文化与科技融合前沿趋势。广东肇庆城市文化展区融合本地特色,通过非遗体验、“书香+美食”跨界项目,以《粤食记》串联地方特产,提供可读可品的地域文化体验。
□此次书香节汇聚了国内外众多顶尖出版机构,展销图书涵盖多个领域。在推动精品出版、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方面,展开了哪些尝试?
■本届书香节汇聚国内外一众顶尖出版机构,设置国际品牌出版馆、中国出版集团馆、四川主宾省馆、广东馆、武侠馆,以及中国科技、中信出版、博集天卷、磨铁文化等展区,权威机构与精品力作共筑阅读新高地,在满足多元文化需求的同时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出版强国注入强劲动力。
国际品牌出版馆重点邀请欧美、日韩、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出版社入驻,展销世界各地最新前沿出版物及原版畅销书和全球原版少儿精品绘本。中国出版集团馆围绕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与中国道路的魅力表达,全方位呈现海内外优秀出版成果。四川主宾省馆由新华文轩统筹18家出版单位的2000余种图书与文创产品,重点展销国家级奖项图书与巴蜀特色读物。武侠馆展销武侠文学泰斗金庸、梁羽生和古龙等的经典图书和最新出版的武侠类图书及武侠主题衍生品。中信出版展区展销社科、经管、文学等类别好书及爆款童书。博集天卷展区汇聚动漫、少儿、社科、青春、生活、经典等品类好书,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体现出版业的普惠性与多样性。磨铁文化展区以超级畅销书与IP为核心,展销产品覆盖图书、娱乐、文学、动漫四大领域,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文化影响力。
□此次书香节邀请了200余位国内外文化名家,包括茅盾文学奖得主、知名学者、国际名人、畅销书作家、演艺界人士等。名家活动如何实现国际视野与本土文化底蕴的深层联动?又如何发挥“名家效应”,在推动中外文明互鉴、传承中华文脉中彰显其战略价值?
■本届书香节汇聚的海内外名家阵容创历届之最,200余位国内外文化名家中有40位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带来跨国对话与特色活动,搭建起国际视野与本土文化底蕴的深层联动机制,将在推动文明互鉴与文脉传承中展现战略价值。
作为本土学者的国际化表达,茅奖作家梁晓声的《中国文化的历史基因》新书分享会从历史脉络剖析文化密码,呼应国际馆的“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文化名家康震的“人人都爱苏东坡”和戴建业的“宋词的风情与风韵”讲座,以诗词为媒介解码千古文豪的魅力,向外国读者解码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香港导演王晶的自传《人生由我掌控》串联起粤语影视文化与全球流行文化的关系。众多海外名家携经典作品远渡重洋,与中国读者见面交流:在国际名家本土化解读方面,邀请美国作家龙安志(Laurence Brahm)等国际文化观察者举办“读懂中国”对话,结合其长期在华经历解读中华文化;国内外政界、文化界名人在“寰宇对话”系列专访中,围绕国际合作、文明互鉴、文化发展等议题推出系列高端访谈活动;荷兰科幻作家罗德里克·列文哈特通过科幻主题对话,将西方叙事逻辑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结合;国际友人埃文・凯尔举办“《敢为》:看见历史,看见中国”签售会;来自俄罗斯、格鲁吉亚、葡萄牙等多国的名人出席“让世界听到中国·看见中国·爱上中国——《我们走在丝路上》读书分享会暨《“湾”有引力》新书发布会”等。本届书香节通过国内外名家的分享交流,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提升了现场活动的热度,更构建了可持续的中外文化对话机制,这一以人为纽带、以书为载体的互鉴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枢纽”提供了实践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