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书香节自1993年绵延至今32载,始终根植岭南文化沃土,响应时代关切,成为广东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初创成长·春风初长羽毛成
(1993—2007)
1993年,第一届南国书香节举办。1993~2007年这14年间,陆续举办了4届南国书香节。1993年,近70家我国港台地区出版商第一次大规模组团参加,展销图书7万多种,当时在全国引起轰动效应,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个省级大型群众读书活动,第一个展销港台图书的书展,第一个引入商业广告的书展。1995年,南国书香节继续尝试行业内订货会模式。2005年,南国书香节被确立为中国南方出版物会展品牌,写入当年广东省政府工作计划。2007年,广东省委宣传部决定,南国书香节每年举办一届,并与举办多年的羊城书展二展合一,明确了以“阅读”为主题的办展思路。
蝶变提升·击水乘风翅翎开
(2008—2011)
2008年,开始调整办展思路,通过“面向终端读者,创新阅读活动”来丰富提升书香节内涵,改变让出版单位来现场摆摊设点并派人销售的做法,直接由发行单位集中展销。2009 年,“南国书香节”被中宣部和原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民阅读活动优秀项目”,首次设立主宾馆(安徽)。2010年,南国书香节移师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览馆,展场面积达3万平方米,设有展销、展览、专区26个,图书文具参展品种25万种;主会场观众进场总数68.5余万人次,最高一日为17万人次,累计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首次与广州地铁合作,免费派发30万张专用地铁票;纳入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十项工程。 2011年,设立广州主会场,邀请名人名家124人,举办各种以读书为主题的文化活动166场,入场总人数突破80万人次,累计销售超过3500万元;设立河北主宾馆和惠州分会场,惠州分会场展馆面积1万多平方米,5天吸引了30多万读者参观,销售额超过330万元。
质变腾飞·扶摇凌云振辉彩
(2012年至今)
从“粗放”向“精细”转型,加大书香节的文化含量,提高书香节的活动质量,提升书香节的服务水平,并持续改进。近几届南国书香节,广州主会场和各分会场总面积均超过20万平方米,总入场人数从150万人次上升到2018年300万人次,已步入常态化运作阶段,书香节文化惠民、促进阅读、出版交流、全省联动的四大功能日趋完善。
2012年,南国书香节首设台湾综合文化主题馆,设立湖北主宾馆和惠州、江门、阳江、顺德4个分会场。2013年,首设香港文化主题馆,设立展销和专区28个,图书文具等参展品种35万种。2014年,南国书香节首设马来西亚文化主题馆。2017年,首设四阅品牌书店馆、阅读推广机构专区、民间工艺博览会,展出图书及文创产品20万种,首设“书香之夜”吸引近5万读者参与,图书秒杀狂欢夜2小时销售图书超过150万元。2018年,首设省际交流馆、新西兰馆、美好生活馆等,共设17个展销活动专区,展出图书及文创产品20万种。2019年,首次设立文旅融合馆和媒体融合馆,设置德国馆,引入法兰克福书展、LOOK儿童插画绘本展。2020年,南国书香节因新冠疫情,首次提出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全省各级联动、分散同期办展”的形式,完善视觉识别系统,推出二代吉祥物“南豆”。2021年,聚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在全省321家实体书店、图书馆、文化空间设置分会场,实现分会场对所有市、县(区)的全覆盖。2023年,吸引境内外400多家单位携30万种精品出版物参展,邀请名人名家442位、举办文化活动2172场次,累计惠民折扣(补贴)超1300万元,覆盖人群超5000万人次,媒体曝光量超3.2亿次。2024年,展销出版物、文创产品超30万种,入场人次、销售额再创新高,近800家媒体报道,总曝光量超4亿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