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安启悦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依托西安本地教育和文旅资源优势,专注于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研学实践基地建设和运营管理等领域,凭借精准定位与创新实践,高效运营照金国际基地与秦岭国家植物园基地两个基地,实现效益与口碑双丰收。
“教育+”驱动效益口碑双赢 西安启悦国际旅行社研学部经理马特特表示,照金国际基地与秦岭国家植物园基地通过“教育+”跨界融合模式,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并助力陕西研学标准走向全国。
2024年,两个基地接待规模均呈现良好增长态势。照金国际基地接待研学团队96个,同比增长13.5%;累计接待学生3.18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达1300人次,同比增长17.1%;单次研学时长延长至1.5天。秦岭国家植物园基地接待团队176个,同比增长 16.5%;累计接待学生2.37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达1100人次,同比增长9.4%;单次研学平均时长延长至1.6天。
此外,基地研学生源覆盖区域持续扩大。照金基地省外生源占比12%,同比提升4.5%,覆盖中西部省份。秦岭基地生源拓展至28个省级行政区,新增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省外生源占比提升至13%。
两个基地凭借课程设计、安全保障、后勤服务等核心优势赢得市场认可。照金基地机构续约率85%,红色教育课程复购率91%,综合满意度95.6%。秦岭基地机构续约率88%,自然教育课程复购率92.5%,综合满意度92%。
马特特表示,两基地的差异化定位已呈现显著社会效益。照金基地以红色文化传承为核心,打造沉浸式革命传统教育标杆,培养红色讲解员,带动山村消费,获“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国家级认证及省级奖项。秦岭基地聚焦生态保护与自然科学教育,培养自然教育导师,助力乡村振兴,获“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等多项国家级和国际认证。
资源盘活与模式创新并进 两个基地通过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将核心资源转化为特色研学产品。照金国际基地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和“数字照金”影像互动系统,推出“重走红军路”沉浸式课程,开展“小小红色讲解员”培训,与其他红色教育基地联盟,打造“红色研学走廊”。秦岭国家植物园基地则利用生态科研资源、和自然教育设施,设计“秦岭濒危植物科考”课程,举办“秦岭星空露营文化节”和“秦岭四宝保护志愿者行动”,联合周边景区开发“楼观道文化体验工坊”。
两个基地构建了多维度品牌矩阵。照金基地推出“红色照金”品牌,开发主题兵俑、红色主题徽章等文创产品,举办红色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公众号预约通道、红色文化短视频系列及“红色研学专线”辐射西北市场。秦岭基地推出“秦岭生态守护者”品牌,设计植物标本书签等文创产品,联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专题报道,通过公众号研学报道、科普类KOL合作及“秦岭生态研学专线”覆盖关中市场。
在合作模式创新上,照金基地与高校共建“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开发定制化课程;与中小学合作开展“红色基因传承计划”;与照金干部学院合作开发党政干部红色教育专题课程。秦岭基地与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合作开发科研级研学课程,与高校共建“秦岭生态文化中心”;开展中小学自然科普教育公益讲座;联合环保组织开展“秦岭生态保护志愿者行动”;与周边景区合作开发“生态+文化”旅游项目。
战略布局强化核心竞争力 针对研学基地发展趋势,马特特认为,2024年我国研学基地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在政策支持与行业生态成熟背景下,素质教育需求、技术赋能及国际化趋势为行业带来发展机遇,但同质化竞争、运营成本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和安全风险等问题仍需突破。研学基地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特色资源与课程设计、运营管理与服务质量、品牌影响力与用户黏性、技术赋能与数字化转型、合作生态与资源整合等方面。
基于行业研判,西安启悦2025年将重点进行以下布局:照金国际基地开发“红色+非遗”新课程模块,完成基地升级建设;拓展实践场所,升级住宿和餐饮服务;与媒体合作拍摄红色研学宣传片,借助自媒体扩大品牌影响力;与延安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西北高校共建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打造红色专家智库。秦岭国家植物园基地开发“秦岭生态保护”专题课程,新增野外科研实践项目;推出“碳中和”主题研学,结合生态监测站开展实践教学;升级基地条件,打造生态友好型实践体验;与《中国国家地理》合作推出秦岭生态专题报道,举办“秦岭生态文化节”,与农林、园艺类院校深度合作,打造研学辅导员培训与实践基地;联合乡村合作社开发“生态+文化”旅游项目。这些举措将助力两个基地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吴慧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