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佳
我是原创绘本“喂!妖妖灵吗?”的第一位读者,也是该书的责任编辑。双重身份让我在阅读和审稿的过程中有了双重视角,于是有了丰富的阅读体验。
一是以有趣的方式讲故事。“喂!妖妖灵吗?”分为中国篇和世界篇,每套分别由6本组成。中国篇取材于《山海经》《搜神记》等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包括《白泽》《鸭怪》《黑白无常》《三脑袋先生》《秃尾巴老李》《并封》。世界篇则将异域风情与本土智慧巧妙融合,包括《唉》《吃手怪和吃脚怪》《哭哭妖和笑笑怪》《低头怪》《沙男》《牙痛殿下》。初审稿子后,我写了二十几页的反馈建议。
此后,我和绘本的两位作者朱零先生和周李立女士就每一本的内容和出版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我把未出版的稿件带回家和6岁的女儿共读,还让她带到幼儿园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得到的结果是孩子们很开心,他们觉得故事特别有趣。与两位作者共同修改后重读,我有了全新的认知:孩子的世界应该被规训为千篇一律的教化吗?有趣不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意义吗?
中国篇的故事想象奇特,或诙谐或睿智或幽默。在《白泽》中,我们看到了白泽是掌管妖怪名录的神仙,他画的《白泽图》为后人展示了11520种妖怪。《黑白无常》里黑白无常扮演了公正无私的执法者。《三脑袋先生》将《山海经》里的三头人具象化为惩恶扬善的妖怪。作者还在故事里融入了很多有趣的说法。钦䲹想当所有妖怪的首领,鼓经常吹捧他厉害,便有了“鼓吹”。守护一方平安的小黑龙与大兴安岭深处的小老虎互相安慰,就对应了“龙吟虎啸”。并封的两个头只要团结协作,便可以和谐共生,毕竟“小猪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世界篇的故事温馨动人,或温暖或治愈或理性。《唉》告诉小朋友,和叹气说再见,才能让“唉”好好休息。《哭哭妖和笑笑怪》传递哭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有的时候面对别人的捉弄,哭一哭没什么大不了的。《吃手怪和吃脚怪》告诉小朋友,小的时候有吃手吃脚的习惯很正常,长大后都会有自己擅长的天赋和技能。《沙男》告诉全世界的小孩,爱玩沙子是孩子的天性。《牙痛殿下》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疑问,“发誓三年不吃梨就不会牙痛”的传言是真的吗?
二是打破固有的认知和偏见。在这两套绘本里,妖怪无所谓好坏,学会祛魅,坚守心中的正义,才是对抗不公平和发挥创造力的开始。在我们的固有认知里,哭泣往往被视为软弱和不坚强的表现,“因为哭起来会很难看”,可是作者在《哭哭妖和笑笑怪》里坚定地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嘲笑和捉弄,哭泣是一种释放情绪的技能,允许自己哭泣,也是一种勇气。《秃尾巴老李》里的小黑龙因为生来怪异被父亲砍掉了尾巴,可他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把大江当作自己的家,尽全力保护航行经过的老乡的安全。当他得知小老虎因为自己没有脚后跟而伤心,就用自己的经历安慰他:“这有什么啊,我还没有尾巴呢。可生活还要继续啊。快乐最重要,是吧?”
《鸭怪》里那个拖着鼻涕东游西逛的小朋友是很多人眼里的“坏小孩”,但他拥有一颗大心脏,遇到事儿不惊慌,往往能够运用智慧化险为夷。《吃手怪和吃脚怪》的弟弟吃脚怪曾经因为自己不会法术、没有长出强壮的手臂上树摘果子而感到自卑,但他日复一日地挖洞,帮助哥哥贮存了很多果子,寒冬来临,当树上的果子落尽,兄弟俩在弟弟打的洞里安稳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冬。就算《低头怪》里因长相丑陋而让孩子们讨厌和远离的妖怪,他也坚持用自己的善意,努力帮他们避开危险。通过这些故事,孩子们能够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正视自己,以及如何与人相处,收获勇气、友谊、智慧和爱。
三是精美的插画为想象插上翅膀。除了引人入胜的故事,精美的插画也是该书的一大吸睛之处。在插画师的妙笔下,中国篇充满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意象。恢宏古朴的老北京城跃然纸上,神话故事里的黑白无常怪透着神秘,人面蛇身身长800里的烛阴尽显威严,鼠首鸭蹼猪尾巴的女妖滑稽可笑。而世界篇里,各种怪物小精灵生动又可爱。贴近叹气人心口的唉,长着两条长长的手可以拖住人的下巴;浑身毛茸茸的哭哭妖,憨态可掬;手臂粗壮的吃手怪、脚掌庞大的吃脚怪,模样蠢萌;长得像彩色泡泡的沙男,带着童年的梦幻;眼神可怖内心善良的低头怪,反差感十足。每一幅画作都充满奇思妙想,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为孩子们营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带来快乐的阅读效果。
期待每一位读者都能通过阅读这两套绘本与童年的自己相遇,与长大的自己对话,欢迎光临妖怪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