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业者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李冰洁 陈银洁. 建设地方课程 助力乡土教学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3-28(18).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地方课程 助力乡土教学

  ■李冰洁 陈银洁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强调:“中小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方案规定开设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课程是主体,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兼顾差异。为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效配合地方课程的开设,乡土教材《福建地理》《福建历史》应运而生,为义务教育课程在福建地区的适应性添砖加瓦。

  《福建地理》《福建历史》是一套体现国家课程改革的地方课程,是一套反映福建历史地理风貌的乡土教材,同时还是一套涵育核心素养、与时俱进、内容丰富的科普读物。它们对福建省的地理概况和历史文化进行了全方位介绍,为读者提供了优质全面的乡土素材。作为科普教育图书和爱国主义教育读物,《福建地理》《福建历史》有助于青少年增强热爱家乡与建设家乡的情感,增强青少年对家乡的身份认同。

  整体设计,协同育人

  《福建地理》构建八闽文化空间坐标,以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和问题为抓手,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整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地理信息科学的知识体系,构建了全面的地理教学知识和内容。《福建历史》则梳理了八闽文化时间线索,为学生展现出福建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以课标的中国通史为大背景,对中学历史教学进行了区域性的补充与拓展。这套教材同时也为师生学习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提供了区域性、实用性的案例素材,与国家课程进行有效配合,形成课程育人合力。

  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福建地理》论述了福建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资源特征、经济特征、城市规划等,作为“全国最绿”省份、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地理》以青少年的视角充分展示了福建自然旅游资源,以乡土地理现象和问题引发青少年对家乡建设发展的关注与思考。

  《福建历史》论述先民足迹、八闽文化、海上丝路、海峡家园、闽籍英才,增进青少年对家乡历史、文化传承、发展成就等内容的了解,让学生在闽山闽水间感悟“闽人智慧”和“福文化”,形成文化自信。

  定位清晰,传播文化

  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福建地理》《福建历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福建地理》以福建山水格局为背景,基于自然地理研讨“清新福建”的内涵,围绕福建省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定位,展现了福建省作为国家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区的优势和成就。《福建历史》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为指导,以通史为线索,以主题为模块,以福建闽籍英才为模范,讲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书中有传播革命星火的红色文化,有响应深化改革号角的“平潭综合实验区与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泉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把“以史育人,培根铸魂”落在实处,《福建历史》介绍了革命遗址遗迹,讲述了福建历史上的英雄故事,带领学生感悟闽籍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促进青少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科学规范,适切性强。《福建地理》《福建历史》的作者团队架构合理,专业性强,更具权威性。其中有国家课标制定与教材编写的专家、大学教授、教育教学专家,还有相关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以及深耕一线的骨干教师。全书从编写到修订,历经几十稿,多次线上线下调研,反复打磨,力求保证内容的科学性、表述的严谨性以及语言的趣味性,以满足青少年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增强文化自信,传播“福”文化。《福建地理》紧扣八山一水、生态清新、丝路交往、旅游福地、海洋文化、研学旅行等生态热点,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为“福”文化构建空间定位;《福建历史》围绕红色文化、朱子文化、船政文化、海丝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闽都文化等特色文化,为“福”文化建构历史脉络。《福建地理》《福建历史》立足八闽时空特色,不断关注“福文化”与时俱进的内涵,引导学生理解福建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激发青少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身份认同,传播“福”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深挖资源,培育素养

  《福建地理》《福建历史》深入挖掘课程资源,为青少年学习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丰富素材,特别是从青少年身边的事物、现象入手,使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代入感。书中还展现了诸多发展成就,结合课程内容,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孩子们身边的故事,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青少年可以利用精选的内容素材进行学习,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和对知识意义的体悟中形成素养的培育,建立和谐的人地协调观。

  注重实践,促进研学

  《福建地理》和《福建历史》呈现出青少年身边的乡土学习资源,具有很强的实践育人价值,该套书将知识应用于青少年认识家乡的实践活动中,学以致用,发展知行合一的优秀品质。该套书也可成为福建省青少年开展项目式学习和研学实践的重要载体,为孩子们认识自己的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综上所述,《福建地理》《福建历史》有较高的思政价值和丰富的内容素材,突出体现了新课程所强调的重视实践、真实情境、贴近生活、研学实践,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等基本内容,也是新课标要求中的地方性课程内容载体。同时,它们成为青少年深入了解家乡地理风貌与历史文化的优质媒介,有利于激发青少年学习八闽地理和历史的浓厚兴趣。优秀的地方课程建设,将对区域乡土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出版报道/案例解读
   第04版:出版报道
   第05版:奇迹童书大赏
   第06版:奇迹童书大赏
   第07版:中外交流
   第08版:行情报告
   第09版:成长教育周报
   第10版:成长教育/研学实践
   第11版:成长教育/助学资源
   第12版:成长教育/阅读教育
   第13版:作家专访
   第14版:作家访谈
   第15版:资讯
   第16版:优案推介
   第17版:业者论坛
   第18版:业者论坛
   第19版:精品精荐
   第20版:精品精荐
   第21版:中缝
   第22版:中缝
建设地方课程 助力乡土教学
误解与优化——论词典与词汇
人工智能时代出版业的文明传承与创新
秋叶携新书分享人工智能时代生存法则与商业机遇
《在访谈中洞见新时代》以个体故事折射国家发展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业者论坛18建设地方课程 助力乡土教学 2025-03-28 2 2025年03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