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业者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刘 彤. 误解与优化——论词典与词汇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3-28(18). 放大 缩小 默认   
误解与优化——论词典与词汇

  ■刘 彤

  词典,顾名思义,侧重点在于“词”。依照《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词典即“收集词汇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其中的词汇既包括词,也包括词组或称短语。词典是语言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词典与词汇的关系一直是编纂者和使用者关注的焦点。然而,普通读者对此存在一些常见误解,这些误解不仅影响了词典的使用效果,也可能对语言学习和研究产生误导。本文对这些常见误解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词典使用的建议。

  误解一:收词越多的词典越好

  “这本词典的收词量是多少?”这是一个读者常常会问起的问题。有的读者不大会选择词典,就以收词量为唯一标准,哪个词典收的词多,就买哪一本。那么,收词越多的词典就越好吗?在数字时代以前,收词量的确是选择词典的重要依据,因为当时要了解生词的意思,工具书几乎是唯一的依靠。在阅读、翻译或考试时遇到某个关键词不知其义,偏偏在词典里又查不到,确实是很令人挫败的。然而,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电子词典、在线词典和搜索引擎的广泛应用,查不到词的现象几乎不存在了。一本词典收词再多,也无法与互联网海量的词汇资源相媲美。

  因为篇幅的限制,单卷本词典收的词多,就必然会在义项、例句、用法等方面做出牺牲。如果兼顾所有方面,就会导致体量膨胀,产生“巨”著。例如,《牛津英语词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一般被认为是世界上收词最多的英语词典,享有盛誉,然而因为受制于传播媒介,纸质版词典出了第二版之后就停止出版了。该词典第一版有10卷之多,第二版更达到了惊人的20卷、2.2万页。

  不妨设想一下下面的场景:一个初中生看到set the table,不知道set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想要查一查《牛津英语词典》(第2版)。他首先得从20卷中找到set所在的分册,吃力地搬下来,再翻开上千页的分册,找到set这个词条。而这远远没有结束,作为该词典中最长的词条,动词set的完整词条多达6万字,有430个义项,要在其中找到“在桌上摆放餐具”这个意思,该是一项多么浩大的工程!

  事实上,每本词典都有自己的特色,有针对目标读者的特别设计,不能只看收词量。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买收词多的大部头词典,以为这样可以从小用到大,这种想法是很不现实的。词典和其他产品一样,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不同类型的词典有着明确的目标受众。面向中小学生的基础词典,重在收录常用词汇,辅助夯实基础知识;专业领域词典,则聚焦特定学科术语,为专业研究服务。因此,单纯依据收词量论词典高下,显然有失偏颇。

  误解二:不明词义时才查词典

  很多人买来词典,只是摆在案头,碰到不认识的字词,才翻开查一下,随后又放在一边。这样做,只是发挥了词典的一部分功能,更多的宝藏还没有发掘。发现生词的含义是词典的基本功能,但并不是功能的全部。

  查词时,关注的是某个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只是词义的一种,而大多数词语都有多重含义,有的词义甚至相去甚远。例如,scale有“鳞片”“比例尺”“秤”等多个意思;taxi既可以是名词“出租车”,也可以是动词,表示飞机起降时的滑行。掌握一个词的多个含义,相当于掌握了多个词。因此,现在市面上的词典大多不再用词目(headword)来统计收词量,而是将义项、习语、短语动词等一并计算,这是有其合理依据的。如果在查词的时候,自觉地浏览一下其他义项,长期坚持下来,词汇量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扩充。此外,某个词的多个义项有时候有紧密的联系,有时是从一个根本义出发,进而发展出引申义,结合起来学习,能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记得更牢,用得更好。

  对于学习型词典来说,词义只是其内容的一部分。很多词条内包含了大量关于搭配、用法、语法等的有用信息。如果只关注词义而忽略了这些有价值的内容,未免挂一漏万、暴殄天物了。

  误解三:词典只是词汇的罗列

  部分人认为词典仅仅是词汇的无序堆砌,这是完全错误的。每一部权威词典背后都有着严谨的编纂理念作为基石。以学习型词典为例,其编纂理念往往围绕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构建。在词条编排上,遵循由易到难、从高频到低频的顺序,方便学习者循序渐进掌握词汇。在释义方面,摒弃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确保不同层次学习者都能理解。同时,注重词汇的系统性,将同根词、近义词、反义词等进行关联呈现,帮助学习者构建完整的词汇网络。

  从内在逻辑角度看,词典的收词与释义、例证紧密相连。收词范围决定了词典的适用广度,而释义的精准度与例证的契合度则反映其深度。这种内在逻辑贯穿词典编纂始终,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非零散词汇的简单集合。

  阅读时遇到生词,从词典上查到词义,解决了自己的疑问,这是一个解码的过程,即把文字转换为意思。反过来,自己有一个意思需要表达出来,如何遣词造句,则是一个编码的过程。前者是听、读的要求;后者是说、写的要求,对外语学习者来说是个难点。

  如果说,“解码型”词典的内在脉络是隐性的,那么“编码型”词典的脉络则是显性的。“编码型”词典的代表是《牛津英语同义词学习词典》和《朗文写作活用词典》,前者是世界上首部学习型同义词词典,后者是世界上首部生成词典。

  日常学习中,词典的定位和功能被严重窄化,种种误解实有消除的必要。词典兼具查词功能、阅读功能和写作功能,是学习语言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使用词典,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词汇,提高语言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语言学习和研究中的各种挑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出版报道/案例解读
   第04版:出版报道
   第05版:奇迹童书大赏
   第06版:奇迹童书大赏
   第07版:中外交流
   第08版:行情报告
   第09版:成长教育周报
   第10版:成长教育/研学实践
   第11版:成长教育/助学资源
   第12版:成长教育/阅读教育
   第13版:作家专访
   第14版:作家访谈
   第15版:资讯
   第16版:优案推介
   第17版:业者论坛
   第18版:业者论坛
   第19版:精品精荐
   第20版:精品精荐
   第21版:中缝
   第22版:中缝
建设地方课程 助力乡土教学
误解与优化——论词典与词汇
人工智能时代出版业的文明传承与创新
秋叶携新书分享人工智能时代生存法则与商业机遇
《在访谈中洞见新时代》以个体故事折射国家发展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业者论坛18误解与优化——论词典与词汇 2025-03-28 2 2025年03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