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教材营销中,浙江大学出版社教材分社抓住阶段性热点与节点,把控营销节奏与营销形式,有效提升营销效果。其在3月推出的浙大版《人工智能通识基础》截至目前已销售5万册。
“在人工智能教材推广应用过程中,我们借助多方力量,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营销推广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会议宣传营销,包括线上的直播课、交流会,以及线下的专业建设研讨会、教育教学交流会、课程教学研修会等。”浙江大学出版社教材分社社长柯华杰认为,在会议营销中,蹭热度、踩时点非常重要。以浙大版的《人工智能通识基础》系列教材为例:今年3月,该社借着华五教育论坛的时机举办盛大首发式,吸引上万人关注;4月,“蹭”着浙江大学DeepSeek系列直播课的热度在微信公众号和各种网络营销平台宣传展示系列教材,向相关高校教师和教务处寄送样书,抵达人数又有上万人;5月,趁热打铁推出3个课程组负责人(教材主编)的直播课,对课程教材的内容特色进行系统阐述,并对后续将举办的教师研修会作预告,获得200多位一线教师的有效信息;6月,分别在全省计算机系(学院)主任(院长)论坛和全省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布置书展,展示系列教材并赠送样书,又获得200多位系(学院)主任(院长)和教务管理者的有效信息;7月,在杭州举办面向全国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师研修会,向一线教师详细介绍浙大版课程及教材实施方案,当面传授教学经验,分享教学资源和案例,近150位教师参加研修课程。教材出版以来,该社还派出课程组(教材编写组)骨干成员奔赴有需求的学校,进行深度的线下指导。通过一系列营销推广活动,最终有数十所高校选用该套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