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精品精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关键词 车桥战役 地方革命斗争史 民俗民风
~~~关键词 黄梅戏 历史脉络 起源研究
~~~
~~~关键词 书法 名家 碑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郑艾俐. 绘本里的女孩,如何“跑”出自己的路?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8-29(23). 放大 缩小 默认   
绘本里的女孩,如何“跑”出自己的路?

  ■郑艾俐

  在全球琳琅满目的儿童绘本中,讲述“真实故事”的非虚构作品正越来越受到关注。它们不仅拓展了儿童的认知边界,也以真实的力量传递勇气、韧性与突破的可能。像Nasreen’s Secret School: A True Story from Afghanistan(《纳思林的秘密学校》)和 Girl Running: Bobbi Gibb and the Boston Marathon(《奔跑的女孩》)这两本基于真实人物经历的绘本作品,就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描绘了女孩们如何在重重困难下,为自己争取权利、定义人生的动人故事。

  无声坚守:秘密教室中的知识微光

  《纳思林的秘密学校》是源自阿富汗的真实故事。女孩纳思林在失去父母后,又因禁令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陷入了深深的沉默和绝望。其祖母没有放弃。在巨大的风险下,祖母将她送进了一所由勇敢女性在悄悄运营的“秘密学校”。

  这本书的图画极具感染力。开篇是沉重的蓝灰色、深棕色,笼罩着纳思林的孤独身影,画面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而转折出现在秘密教室:粉色的窗帘,五彩的罩袍和孩子们静静读书的身影让这间原本狭小的教室变得温馨美好。作者巧妙地用明暗对比,将这个狭小的地下空间描绘成一片充满希望的“希望飞地”,与外面的世界形成强烈反差。知识,在这里成为了冲破牢笼的武器。

  纳思林的故事并不强调外在的英雄行为,而是聚焦于内心世界的重建。纳思林通过持续学习,在沉默中找回自己的声音。她代表了一种深植于日常的、静默而坚韧的女性力量。

  身体宣言:赛道上的奔跑与抗争

  把目光转向看似更开放的体育世界。《奔跑的女孩》的故事源自1966年的美国波士顿马拉松。女主角鲍比·吉布因性别被禁止参赛。但她没有放弃——她剪短头发、戴上帽子,混入人群毅然起跑。她的故事充满了行动的爆发力,呈现出另一种“突围”方式。

  绘本的文字节奏明快,“踩踏”“扭身”“冲刺”等大量动词堆叠,让读者仿佛能听到她急促的呼吸和脚步声。图画更是充满动感:倾斜的构图、流线型的身姿、鲜艳明亮的色彩对比,都在传递速度、自由和力量。更值得关注的是,鲍比始终居于画面中心——她在赛道上不是陪衬,而是绝对的主角!这视觉语言本身,就是对“女性边缘化”观念的强烈挑战。

  鲍比的故事是外显的行动宣言。她冲过终点,不仅完成了一场马拉松,更击碎了一道无形的性别壁垒。这是一种外显的、行动式的突破,以身体直接对抗制度的不公。

  价值传递:出版背后的文化选择

  这些故事如何被发现、如何被讲述、如何被推广到读者面前,同样至关重要。出版机构通过书名策略(如“秘密”“奔跑”)、封面设计、主题归类(如“STEM与先锋女性”书单)等方式,参与并强化了故事的社会意义。它们把个体经历嵌入更广阔的历史叙事中,与教育平等、性别突破等议题紧密相连。

  这也提醒我们,童书出版不仅是内容的生产,更是价值观念和文化想象的传递。选择什么样的真实故事、以何种方式讲述、推向怎样的读者群,都反映了出版机构的社会责任与文化立场。

  两种力量,同一种光芒:女孩多样的性别“突围”

  纳思林和鲍比,身处截然不同的世界,面对不同的性别枷锁——一个是剥夺基本教育权,一个是看似开放领域中的隐形歧视。她们的反抗方式也截然不同:纳思林是在沉默中积蓄力量,用知识重建自我;鲍比则是用奔跑的身体,直接撞开制度的大门。

  一个内敛坚守,一个外显突破;一个用静态与边缘感刻画压抑,一个用动感与中心感宣告存在;一个缓慢渐进,一个紧凑爆发。

  但她们殊途同归:都展现了女孩非凡的能动性——她们不是被动的性别受害者,而是自己故事的行动者,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定义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可能”。

  超越模板:非虚构绘本的真实叙事

  这些基于真实事件创作的绘本,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女孩的力量并非只有一种模板。不是所有“强大女孩”都必须像超级英雄一样冲锋陷阵。像纳思林那样在逆境中坚持学习、守护内心的希望,同样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关键在于尊重她们在不同境遇下展现的多样能动性,呈现真实的细节和人性。

  绘本通过文字与图画的完美协作,将这种力量生动地传递给小读者。图画不仅仅是装饰,它通过色彩、构图、人物位置,无声地讲述着压迫、希望、自由和主体性。

  像《纳思林的秘密学校》和《奔跑的女孩》这样的非虚构绘本,为孩子(也为成人)打开了一扇理解真实世界的窗口。阅读这些故事,我们看到的不是“例外”的英雄,而是无数女孩在各自人生赛道上“奔跑”的缩影。她们的经历提醒我们:世界充满挑战,但也充满突破的可能。而出版和阅读的力量,就在于让这些来自不同角落、拥有不同声音的女孩故事,被书写、被翻译、被看见,成为照亮更多人心灵的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刊/出版集团
   第03版: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刊/出版集团
   第04版: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刊/优案推介
   第05版: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刊/广告
   第06版: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刊/专访
   第07版: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刊/综合
   第08版: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刊/优案推介
   第09版:专题
   第10版:现场/第二届新疆全民阅读大会
   第11版:现场/数博会
   第12版:专题
   第13版: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刊/广告
   第14版:出版报道
   第15版:出版报道
   第16版:世界出版
   第17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8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本期关注
   第19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个性书店
   第20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发行研学
   第21版:访谈
   第22版:资讯
   第23版:精品精荐
   第24版:精品精荐
   第25版:成长教育周报
   第26版:成长教育·助学资源
   第27版:成长教育·研学实践
   第28版:成长教育·教材出版
   第29版:中缝
   第30版:中缝
岭上开遍映山红
黄梅戏起源研究的新高度
绘本里的女孩,如何“跑”出自己的路?
感受书法的永恒魅力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精品精荐23绘本里的女孩,如何“跑”出自己的路? 2025-08-29 2 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