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智烨
2025年,当历史的指针指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时,一部承载着民族记忆与人类共同追求的音乐典籍应运而生。由天津音乐学院、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西南大学国际学院深度协作策划,西南大学出版社与外文出版社联合推出的《正义之声: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经典歌曲》(多语种版),不仅是对3500万在战火中伤亡同胞的深情告慰,更是对“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一伟大真理的生动印证与时代传扬。
这部厚重的音乐典籍以多语种为桥梁,涵盖中文版及中俄、中法、中英、中西、中阿双语对照版,从众多抗战歌曲中精选出《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43首经典曲目。这些歌曲诞生于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救亡图存的呐喊,每一段旋律都凝聚着众志成城的力量。为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都能深度感受音乐背后的精神内核,编撰团队采用五线谱与国际音标的精准搭配,并附上专业钢琴伴奏谱,使音乐的呈现既保持专业水准又具备普及性。歌词与每首歌曲的背景故事均经过多语种专家的精心翻译与反复审定,在忠实传达原意的基础上兼顾语言美感,成功突破语言障碍,让世界得以听懂中国抗战的声音。书中穿插的珍贵历史图片,从战火纷飞的战场纪实到民众支援前线的动人场景,与扫码即可聆听的范唱范读音频相互呼应,全景式呈现全民族抗战的壮阔面貌,构建起“视觉—听觉—文字”三位一体的历史感知体系。
在这部典籍的编撰历程中,一段跨越86年的历史回响尤为动人。重庆,这座被誉为“英雄之城”的城市,曾作为中国战时首都,见证了抗战岁月的艰难与辉煌。1939年,音乐家李抱忱在多位同仁的协助下,克服物资匮乏、环境险恶等重重困难,在重庆出版了英文五线谱版《中国抗战歌曲集》,收录《松花江上》《救亡进行曲》等12首抗战初期流行曲目,成为向世界传递中国抗战声音的早期尝试。彼时,这些歌曲如同暗夜中的星火,让国际社会得以窥见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时隔86年,在这片同样浸润着英雄鲜血的土地上,记录中国抗战全过程的经典歌曲集以6种语言面世,让历史的回响穿越时空。从12首到43首,从单一英文到多语种对照,从战时艰难付梓到新时代精心编撰,这不仅是音乐典籍在体量与形式上的跨越,更是历史记忆的血脉传承;是对和平的深切珍视,更是对战争创伤的深刻反思。这种跨越时空的呼应,印证了历史记忆的生命力,也彰显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坚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