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张馨宇
“抗战主题图书对于当下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接力出版社副总编辑李雅宁说。在她看来,这类图书不仅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纽带,更是培育青少年历史认知、传递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接力出版社围绕抗战主题精心策划出版了多部作品,让厚重的历史在童趣叙事中焕发新生、得到铭记。
从时代契机到少儿本位的考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接力出版社提前布局,推出多部抗战主题少儿图书。
于2025年6月出版的《芥园花铺》,在出版前便已入选“2025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这部作品富有创新、探索意识,通过中日儿童的不同视角呈现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的艺术空间。另一部作品《少年和他的猫将军》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城”桂林为背景,讲述少年阿锦和小猫“将军”的成长,图书将于9月3日前后与读者见面。
谈及这些图书项目的策划初衷与选题确定过程,李雅宁透露,灵感源自202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的社会反响。彼时,国内影视与出版领域推出大量相关作品,宣传报道广泛吸引受众,取得良好效果。接力出版社由此敏锐意识到,两年后的2025年是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的重要契机,于是在2023年便启动选题策划。
“我们认为,写给孩子的‘抗战故事’,首先应该是‘孩子的故事’。”李雅宁表示,要从儿童视角、语言风格、价值传递等方面,确保作品贴近少儿认知与情感需求。
以《芥园花铺》为例,一是从儿童视角出发讲述故事,叙述贴近儿童心理、情感和认知逻辑。其上篇《友梅》通过中国女孩罗友梅的视角,展现战火中的童年世界——她会因与伙伴分享“豆腐葫芦”而快乐,会对喜子哥的鸟感到好奇,会在花窖里挖秘洞藏身,会因为马戏班子的到来而兴奋不已,看见小伙伴做了对付日本兵的木头刀也嚷着要一把。二是语言风格充满童心童趣,契合儿童阅读、表达习惯。描写日常场景时,以短句居多,刻画儿童心理时,运用直白、生动、形象的表达,精准传达出孩子眼中的世界。三是以儿童能接受的方式传递价值观,润物细无声。作为抗战题材作品,其儿童性尤其体现在对历史与人性的传递方式上。作品通过“以花铺作为掩护传递情报”“收养孤儿”等情节,让儿童在容易理解的故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爱国、勇敢、宽容、仁爱等品质。
《少年和他的猫将军》也非常贴近儿童。作家杨映川在广泛搜集整理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广西桂林的地域特色和革命历史,创作了这部儿童小说。“我们拿到稿件时,便被其独特的切入点打动:作品没有直接铺陈宏大的历史事件,而是通过桂林的街巷烟火、文人风骨、人生选择,让‘文化抗战’这一特殊历史场景变得可感可触;它让‘抗战精神’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阿锦与伙伴们的抗争、革命者的奉献、普通人的守望,在童趣叙事中自然流淌。”李雅宁说。
“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和接力出版社联合出版,该系列中的“战斗英雄”子系列,创作时会带作者采访英雄人物或其家属、后代,用他们的视角增加故事的真实感、画面感和感人细节。儿童文学作家江永红创作《从小猪倌到大英雄:李延年》时,专门登门拜访了李延年和他的儿子李忠南,书中的很多故事都是在采访中成形的。
在真实与保护间寻找平衡
少儿图书如何把握抗战时期“血与火、泪与痛”的尺度,是出版过程中的关键课题。李雅宁认为,其核心原则是以儿童为本位,在真实与保护间寻找平衡。
第一,以儿童视角过滤残酷细节,聚焦成长中的阵痛。如《芥园花铺》中罗友梅父亲被杀害的情节,并未直接描写暴力过程,而是通过得知父亲被杀害后,罗友梅“什么都咽不下”等儿童可感知的情感细节来传递悲痛,既保留历史的沉重感,又避免对儿童造成心理冲击。
第二,用希望意象对冲残酷,构建苦难中的光亮。抗战时期虽充满苦难,但少儿图书更需在血与火中植入希望的种子。《芥园花铺》以花的生长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罗友梅一家在避难时仍带着牡丹花根,父亲离世后母亲重新开张花铺,这些细节让火与痛始终伴随着生的希望。
第三,撰写苦难中的用力成长,让成长承载历史的重量。少儿图书中描绘的痛应服务于角色成长,而非渲染苦难。《芥园花铺》中,罗友梅从一个天真的孩童,在经历战乱、丧亲后逐渐学会坚强与宽容;日本女孩千鹤则从被战争虚假、扭曲宣传蒙蔽,到正视侵略的真相,最终在被接纳中获得救赎。两个女主人公的成长轨迹串联起“血与火”的历史,苦难则是成长的催化剂。
让红色历史、抗战精神可感可触
《芥园花铺》出版后,2025年7月,接力出版社在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举办新书发布会;2025年8月,作者马三枣在辽宁省图书博览会上做了新书分享。接下来,接力出版社计划举办《芥园花铺》的作品研讨会,在校园、图书馆进行一系列图书推广活动。
“让少儿读者走进抗战历史,理解抗战精神,不仅要通过文字去‘看’,更要在红色历史遗址中去‘看’,去‘听’,去‘感受’。”李雅宁表示。《少年和他的猫将军》书中出现的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八路军桂林办事处路莫村军需物资转运站等,如今都是可以参观游览的红色遗址。“因此,图书出版后,除了积极线上推广,线下我们会重点在广西,尤其是桂林,开展一系列主题共读活动,让读者更加立体而全面地感受那段峥嵘岁月。”
谈及未来抗战主题图书的出版规划,李雅宁表示,接力出版社不会停留在“让少儿了解历史”的浅层目标,而要通过具有人文情怀的讲述,让少儿读者真切地感受历史,真正地理解抗战精神。选取小切口,并在作品中融入地域基因,将历史与文化相结合,让历史从“遥远的过去”变成“身边的故事”,如此,历史便有了扎根的土壤,抗战精神也变得可触摸、可想象。
“对少儿出版而言,抗战主题的出版价值,在于让新时代的孩子们在故事里理解:那些支撑中华民族走过艰苦岁月的勇气、智慧与信仰,从未远离。”李雅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