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 华(化学工业出版社经管人文分社策划编辑)
在青少年体育教育热潮涌动下,化学工业出版社与全网百万粉丝的青少年运动表现教练李拼命(LPM)合作,推出了融合出版物《体育是门必修课——青少年运动的方法论》。这本书虽非传统“畅销品”,却揭示了垂直领域融合出版的新可能。
专业“炼金”——重塑内容与融合价值
作者李拼命作为ACSM、NASM等国际认证专家,拥有带训职业运动员的深厚积淀,但首次著书的零写作经验,使原稿在图书所需的系统性、逻辑性与大众化表达上亟待提升。
通过反复沟通,我捕捉到作者以国际公认的青少年长期发展模型(LTAD/YPD)为基础、构建“无伤最大化体能表现”体系的核心理念,并以此为纲,将散落的知识转化为层次清晰的七章结构。在核心内容如“八大训练支柱”动作库部分,结合配套视频素材,与作者共同提炼动作要点,优化图片选择,确保图文视频三位一体,呈现专业精髓。在临近完稿时,作者又提出增补其多年积累的核心文献精华的要求,虽时间紧迫,但基于其对提升图书专业深度的判断,我果断调整计划,利用工具高效核对整合,最终增强了书稿的权威性和参考性。在产品形态上,我们将定价128元的图书与价值99元的《李拼命基础体能课》捆绑售价99元,以图书实体为载体和入口,读者刮开正版刮刮码即可在小鹅通平台学习课程。
超越销量的价值洞察
——高粘性私域与隐匿增长点
图书如期上市,销售数据虽未达爆款预期,后续发展却揭示了远超传统指标的深层价值。99元的高售价带来了可观的实洋,并精准触达了核心用户群体——体育规划型家长。这部分家庭普遍具备较强经济实力,对专业指导需求刚性,价格敏感度低。一个关键现象是,配套视频课程的二维码扫码率不足25%。这一“失效”背后折射出读者更强烈的需求:他们渴望直接连接作者、获得个性化服务。大量用户通过图书涌入作者建立的微信群,寻求一对一咨询和定制方案。作者于今年7月在北京举办了线下带训课,考虑到安全性和体验感,此次活动挑选了10组家庭参与,但单次课费高达2000-3000元。参与者身份多元,包括外省教练以及长期追随作者的小运动员。这强力印证了两个关键点:其一,青少年专项体育培训是一个高度垂直、高客单价、强专业依赖的“隐匿增长点”;其二,图书的核心价值在于成为连接深度信任与高价值服务的入口和信任背书。通过图书快速完成了私域粉丝群的搭建,展现出极高的粘性,成为私域运营的黄金资产,并实现线下高价值转化,完整验证了“知识产品(书+课)→ 私域流量 → 高单价服务”的有效商业路径。
痛点思考与融合出版的未来进路
本次实践在揭示价值的同时,也凸显了融合出版的深层痛点,并指明了未来可能的进路方向。
版权保护:数字内容的全程版权保护技术与管理体系仍是薄弱环节,出版社需积极探索区块链存证、动态水印等技术的应用。
资质壁垒:读者强烈的个性化训练、线上/线下课需求,已触及“教育培训”服务范畴。各平台对教培资质的开通审核逐年严格,出版社自建资质成本高、周期长。可优先发展基于社群的答疑、资料分享、直播讲座等“非标准化培训”服务以规避风险;与已具备教培资质的平台合作,由出版社提供专业内容,平台提供合规入口与技术服务;对于核心战略领域,可评估与有资质机构合资或战略合作的可行性。
轻量赋能:可基于图书内容进行轻量级服务升级,例如开发H5/小程序工具,允许读者根据自身项目、体测结果,从图书“八大训练支柱动作库”中智能组合生成定制化训练方案,实现“专业内容-训练工具-数据跟踪”闭环。用户沉淀也可轻量化起步,在所有图书内置二维码入口(读者问卷、内容反馈、更新通知),问卷反馈可累积积分,兑换出版社自营店铺优惠或电子资料,形成最小化用户沉淀闭环,为未来深度服务奠定基础。
社作私域:作者依托个人IP构建的私域流量,以其高效触达和强信任感成为连接读者的核心渠道。然而,出版社若仅被动旁观,则难以分享用户价值与数据洞察,合作关系亦存不确定性。故出版社可采用“赋能式”共建策略,为作者提供标准化工具包(如社群管理SOP、数据分析模板、内容素材库),帮助其提升私域运营效率和体验,以此换取部分脱敏用户画像及联合营销机会。当下,图书可为私域精准引流,出版社可与作者协作维护,出版社提供“基础设施”与“专业炮弹”(内容、技术、合规支持),作者发挥IP连接与专业优势,提升用户粘性与客户的终身价值感。从长远发展看,此模式可吸引更多垂直领域的专业作者,视出版社为能提供全方位价值孵化与变现支持的合作伙伴,出版社也可延伸相关图书、课程、服务包,形成闭环产品生态,并从私域中获得更鲜活的选题方案。在探索高价值服务延伸中,出版社可进一步探索提供线下高端、私密、持续性的专业训练营,当然,这需要出版社具备强大的项目运营、资源整合与专业服务设计能力,对传统出版社的转型与图书编辑的能力二次觉醒有更高的要求。
在“非畅销”中重塑编辑与出版的价值
《体育是门必修课——青少年运动的方法论》的融合出版实践,其意义远非销量数字所能衡量。它深刻揭示:在垂直细分领域,一本“非畅销书”通过编辑的专业重塑能力与创新整合思维,完全可能成为连接高价值用户、撬动深度服务、探索未来模式的战略支点。编辑的角色,已跃升为内容价值的深度挖掘者、融合生态的架构师、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者。对于出版社,未来的竞争力或许正蕴藏于深耕垂直领域、构建基于专业内容的知识服务体系、探索与作者及平台共创共赢的新范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