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亚琪
近年来,兵器行业承担、完成了大量国家和军队重大工程、重大专项、重点型号、前沿科技、基础技术等科研项目,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在兵器装备体系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我国现有的、成体系的兵器科学技术图书,基本上成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时至今日,已有20余年没有系统更新,作为指导创新发展和工程实践的理论体系、知识结构和观念意识,大大滞后于科技创新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组织编写一套成体系的兵器行业图书,其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已凸显,这项工作既是兵器行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石、支撑兵器科技发展的系统工程,也是落实科教兴国、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2020年,兵器工业集团肩负这样的使命和责任,决定组织编撰出版“现代兵器科学技术丛书”,成立了以兵器行业首席科学家、科技带头人为主的丛书编写委员会,以及以兵器行业两院院士为主的丛书学术指导委员会。丛书编撰工作于2020年12月启动,由兵器工业集团顶层督导,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全力组织,中国兵工学会、国防工业出版社、兵器工业出版社全力配合,共同完成出版任务。这些单位都始终秉承着为军队服务、为国防科技发展服务、为武器装备建设服务的初心与使命,从各个方面为兵器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经过前期的充分论证与积极准备,“现代兵器科学技术丛书”于2021年12月入选首批“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2023年4月获批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丛书编撰出版工作遵循“兵器丛书、兵器主导”的原则,基本定位是: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普及更新现有知识和引领未来发展为重点,提高兵器行业科研生产和管理人员、部队官兵的科技素养,为加快兵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有力支撑。传统兵器科学技术的分类通常以各分支学科、产品为依据进行,已跟不上现代兵器科技创新的需求。该丛书打破传统框架,以系统工程的方法、创新实践的视角对现代兵器科学技术的体系及发展进行梳理。通过设置综合类、装备类及基础类3个层次,从顶层总览、装备技术概述、基础支撑分析等维度全面阐述,全面涵盖了兵器科学技术知识体系,充分体现了系统性和完整性。综合类介绍了兵器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态势,以及装备体系化、军事智能化发展趋势,包括兵器科学技术概论、兵器装备体系工程技术和兵器智能化技术;装备类介绍了兵器装备的分类、装备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兵器信息化与信息系统、机动突击装备技术、现代远程火炮与火箭炮技术等;基础类介绍了与兵器科技相关的基础技术与技术基础。
丛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践性,每一分册都依据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撰写,全面丰富的内容,是兵器科研生产长期实践的结果,呈现了兵器从落后到先进的实践过程,也呈现了赶超的实践过程,涉及内容具有国家级科研项目支撑或重大工程实践背景,确保图书能够反映当前理论、技术和应用创新实践成果,展现兵器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同时,丛书通过系统总结和提炼新时期兵器装备全寿命周期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工程应用,科学研判兵器科学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与重点方向及军事应用前景,丰富和拓展了兵器学科的内涵,对推动兵器学科的发展、推动兵器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有理由相信,“现代兵器科学技术丛书”的编写与出版充分体现了人民兵工精神、强军首责的奋斗历程,充分体现了兵器人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走过的光辉历程,是向党、国家和人民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
“现代兵器科学技术丛书”出版项目历时近5年,终于要和广大读者见面了。丛书从前期调研、论证、研讨、规划到启动、编写、审读、出版……倾注了众多兵器行业顶尖专家学者的心血,据不完全统计,参与丛书编写的作者多达几百位,他们在繁重的科研任务中仍然秉持着兵器人的情怀与初心,多少个日夜拿起手中的笔、敲击电脑键盘,写下一行行、一页页象征着实践积累、固化传承的文字。丛书组织召开的多达几百次的审稿会、集中编写会,都是为了更好地向读者展示严谨、科学的兵器精神和兵器知识,为国家和军队贡献自己的智慧结晶。国防工业出版社与兵器工业出版社多年来持续跟踪兵器行业的发展,策划出版了一大批经典优秀的图书,此次联合出版“现代兵器科学技术丛书”,是对传统优势出版范围的深化、拓展与创新。未来,我们将一如以往地深耕兵器行业、国防领域,为读者展现更多更好的图书。精品学术出版任重道远,我们也一直都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