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传媒新媒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聂慧超. 文化出海“新三样” 开启本土化新模式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6-13(42).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出海“新三样” 开启本土化新模式
The "New Three" of Cultural Exports Embark on a New Model of Localization
  网易游戏《永劫无间》海报

  YUEWEN WONDERLAND嘉年华引爆新加坡,谷子产品实力圈粉。

  点众科技旗下小说平台Webfic界面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聂慧超

  中国网文《宿命之环》引发外国读者疯狂“催更”,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全球“圈粉”,短剧TheMissingMasterChef(《消失的厨神》)成功跻身海外短剧热榜前10……从产品到产业,中国文化出海之路越走越宽。

  近年来,以中国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剧、网络游戏为代表的文化“新三样”迅速崛起。据商务部统计,2024年我国文化贸易总额达1.4万亿元,其中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数字元素非常富集的文化贸易超过3700亿元,在文化贸易的比重达25.8%,已经超过四分之一。规模之外,出海模式持续迭代升级,如网文领域形成“IP跨国共创”生态,AI技术驱动“漫剧出海”新赛道,游戏行业实现“3A研发+本土运营”双轮驱动等,均展示了中国文化出海正从“产品输出”向“生态共建”加速跃迁,中国文化企业逐步将“书—漫—影—货”等产业链模式带向海外。

  用本地语境讲好中国故事

  网文出海已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张名片。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的《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超50亿元,海外用户规模超3.5亿人。

  “文化出海‘新三样’是中国故事的青春化语态。它们以年轻表达建立起跨文化共鸣,推动中华文化从‘出海’到‘入心’,真正走进全球年轻人的文化生活。”阅文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阅文集团不仅将文化出海视为商业增长的“第二曲线”,更将其作为提升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时代使命。近年来,该公司在出版、有声、动漫等多个领域,均迎来出海规模的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底,已有约6800部中国网文翻译作品、1700部漫画、12部动画,以及《庆余年》《大奉打更人》等大批IP改编影视在海外传播,还培养了46万名海外作家,推出约70万部海外原创作品。这些成绩不仅彰显了中国文化内容的强大吸引力,也为全球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持续拓展着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版图。

  北京点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点众科技”)在文化出海策略上,提供了一个经典范本。2019年9月该公司开始开展海外阅读业务,上线了“Webfic”APP,并在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区推出了“小説大全APP”以及“小説快讀APP”两款繁体产品,2023年开始推出面向海外市场的短剧应用DramaBox,并加大了微短剧业务投入比例。目前面向160个国家和地区,英语、西班牙语、印尼语、日语、韩语、中文繁体等10种语言提供数字阅读服务,重点向北美等英语地区以及日韩等市场推出短剧业务,取得较好的市场反响。

  本地化是原创内容扎根海外市场的关键所在。点众科技相关负责人在阐述网文出海运营策略时,将本地化方法论拆解为精准选品、特色供给、专业翻译3个核心维度。

  在内容选品上,以用户喜好为第一导向,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背景、社会热点、读者喜好,选择具有共通性且能引发当地读者兴趣的故事题材。以浪漫爱情类内容为例,虽为全球通用题材,但团队会依据不同地区的文化基因与审美取向进行精细选品:针对欧美市场用户付费习惯成熟、消费能力较强且注重内容品质与思想深度的特点,重点挑选制作精良、剧情紧凑且兼具创新性的网文作品,通过翻译与本土化包装推向市场。

  在内容供给层面,点众科技充分发挥中国网文在玄幻、仙侠、武侠等特色题材的资源优势,结合目标市场进行本地化改造。一方面对既有IP进行本地化二次开发,在保留东方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对世界观设定、叙事节奏等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其更贴合海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本土创作力量,引导中国作者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与用户需求,创作兼具中国元素与当地特色的原创故事,从内容生产源头实现文化适配。

  在语言转化环节,点众科技建立了专业的翻译团队,并与外部优质翻译机构建立合作,针对不同语种的语言特性与表达习惯进行持续优化。“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对文化内涵的准确传达,对于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或难以直接翻译的词汇、表达,会采用意译、注释等方式,让海外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同时,也会根据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和读者习惯,对情节描写、对话风格等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使其更符合当地的文化表达方式。”

  点众科技同样注重短剧的本地化呈现,在制作海外短剧时,虽然国内的编剧团队提供创意支持,但具体的剧本创作则完全交由海外编剧负责,以确保短剧内容更贴近当地文化和观众口味。

  文化出海“新三样”中的游戏,展现出独特价值的同时,不断衍生出新的发展模式,如“全球化+本地化”双轨运营等。《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实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39%至185.57亿美元,中国移动游戏的出海游戏收入占比前五的国家是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和英国,对其他市场的拓展也在持续强化。

  作为国内游戏产业的领军者,网易自2015年开启海外市场探索征程,目前已成功发行超30款游戏产品,近3年海外用户新增超3亿,业务版图覆盖200余个国家及地区,构建起横跨东西方的数字文化传播新通道。

  网易游戏相关负责人表示,旗下东方武侠题材多人动作竞技游戏《永劫无间》堪称近年来全球影响力最大、出海成果最突出的动作竞技类游戏之一。该游戏凭借硬核战斗玩法与东方美学的深度融合,上市30天便迅速触达126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用户,在越南等东南亚市场掀起全民竞技热潮。上线2年后,其全球玩家总数突破4000万大关,持续刷新国产买断制游戏的销售纪录,树立了中国游戏出海的全新里程碑。目前,《永劫无间》已实现全球市场全覆盖,支持英语、日语、韩语等12种语言,通过本地化运营与全球电竞赛事体系,进一步强化国际影响力。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探索中,《永劫无间》形成三大核心方向:以传统美术的写意场景呈现国风特色,在美学和游戏设定中融入中国神话元素,以及创造和诠释全新的东方英雄形象。该负责人谈道,“我们相信拥有几千年灿烂历史的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玩家具有持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需要寻找更容易让海外玩家产生共鸣的呈现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认知中国元素。比如,我们在游戏《永劫无间》中,将刀光剑影、拳拳到肉的侠客对决,融入海外玩家高接受度的多人竞技生存玩法,并率先应用顶尖的图形引擎技术,以精美细节最大化呈现中国冷兵器近战美学,让海外玩家在传统竞技的‘枪林弹雨’之外,也能够体验中国武术‘我身无拘’的快感。”

  AI驱动文化出海驶入快车道

  伴随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文化出海“新三样”进入了以精品化和精细化为特征的新阶段,AI工具参与制作流程成为其中一大风口。

  对于国内很多网文公司来说,“AI+人工”模式被应用于多语种翻译领域,显著提升了翻译作品的文化适配度与质量,让“一键出海,直达全球”成为可能。比如,阅文集团借助AIGC技术助力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的规模化、多语种出海。据阅文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公司的网文已覆盖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德语、法语、印尼语、日语等多个语种。借助于小语种翻译的突破,日本、西班牙、巴西、法国、德国成为2024年阅文海外增速前五大国家,尤其是日本的用户增速达180%,几乎翻倍。从收入来看,该公司2024年AI翻译的非英语作品的收入增长超过350%。中文在线近日正式推出面向国际创作者的AI写作平台——逍遥海外作者平台(XIAOYAO),该平台依托中文在线自研的“逍遥大模型”,聚焦英文小说赛道,为全球创作者,尤其是中国网文作者提供AI辅助写作与出海变现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随着AI技术的迭代发展,内容创作的“完善”维度正走向多元化,从画风渲染到题材创新皆成为突破点。继电影、剧集成功实现全球化输出,多部网文改编剧在海外主流视频平台创下亮眼收视成绩后,影视出海的探索路径持续拓展——从短剧出海热潮的兴起,到漫剧出海赛道的开辟,再到AI漫剧迈入规模化生产阶段,影视出海正在进入技术与内容融合创新的全新时代。

  在短剧出海的大趋势下,本身具备了二次元内容跨语种特质的漫剧,在国际化传播上文化壁垒相对较低的优势被进一步放大。中文在线作为AI漫剧的先行尝试者,已利用AI技术成功制作近百部漫画、动态漫作品,包括《开局物价贬值百万倍,我竟成了世界首富》《我在诡秘世界玩嗨了》等,累计观看量超过30亿次。目前该公司已经有数十部漫剧在海外多个市场上线,覆盖日韩、东南亚、北美、中东等地区,市场反馈总体积极。据了解,AI漫剧制作全流程大致包括创意构思与剧本创作、角色与场景设计、分镜头脚本制作、AI图像生成、视频制作、配音与音效合成、后期剪辑等环节,对比传统动画制作周期提效明显。今年中文在线预计生产300部AI漫剧,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布局,更高效地制作符合国际审美的作品。

  AI技术同样是内地游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新引擎”。无论是游戏的研发、运营,还是市场推广,AI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比如,网易游戏加码研发投入,通过动态捕捉、AI生成等核心技术提升文化表达精度。三七互娱利用AI技术将文物修复体验融入游戏,促进文化创新,推动游戏高效出海。

  深化IP的国际共创

  “新三样”标志着文化出海的范式革新。从某种角度说,产业的竞争力也代表了文化的影响力,产业强则文化强。具有强烈IP属性的文化产品,往往更具全球穿透力。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IP改编市场规模达2985.6亿元,同比增长14.61%。随着短剧、游戏、衍生品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多端协同、一体开发”的模式推动网络文学IP价值持续裂变。

  阅文集团作为IP出海先行者,见证并参与了中国IP产业的出海升级——从作品出海到模式出海、生态出海再到如今的“全球共创IP”新阶段。5月7日,阅文集团与日本知名文化企业CCC集团在日本大阪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IP共创与创新运营展开深度协作,通过整合中日顶尖文化产业资源,打通从网络文学创作培育、IP开发到线下运营的全产业链生态,为中国网络文学出海探索全新范式。更引人注目的是,阅文集团还携手茑屋书店开设限时快闪店,通过沉浸式展览、互动体验与衍生品销售,让中国知名IP深入日本年轻人的生活场景。

  阅文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近年来与美、英、印等多国本土团队合作IP海外开发,历届起点国际全球年度有奖征文品牌活动(WSA)获奖作品中,已有七成进入有声、动漫、影视等开发中;与大英图书馆开启合作,10部中国网文入藏,《诡秘之主》更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等经典名著展开联动;与迪士尼、奈飞、索尼影业等海外影视、动漫、出版等顶尖伙伴合作,协同提升IP在海外的长线生命力。此外,与瑞士国家旅游局、新加坡旅游局合作探索“IP+文旅”融合模式,包括与瑞士国家旅游局发起“全职高手:25年相约苏黎世计划”,开展为期一年的深度海外文旅营销活动;在新加坡举办IP盛典、音乐节、IP市集等多元活动,发挥“谷子”经济效能,为IP出海探索新场景新体验。

  点众科技在IP出海领域展现出精准的策略眼光,其核心在于对国内IP题材与国外用户需求适配度的深度判断。点众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在IP开发过程中,并非简单移植国内IP,而是从故事背景和世界观入手,进行符合国外用户文化背景的调整。以狼人题材为例,公司通过对主人公设定的二次修改,将其融入当地文化元素,使IP在保留核心吸引力的同时,更易被海外读者接受。“网文出海如今更加注重原创内容的生产,更加本地化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契合海外读者的喜好,不过在此过程中,我们仍然会以国内的套路和玩法为指导,引导作者提供更有吸引力的作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年度报告
   第03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年度报告
   第04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0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0周年庆祝特刊
   第06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0周年庆祝特刊
   第0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0周年庆祝特刊
   第08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0周年庆祝特刊
   第09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10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年度报告
   第11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中外交流
   第12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13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14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中外交流
   第15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中外交流
   第16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17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18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中外交流
   第19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中外交流
   第20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1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2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3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优案推介
   第24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5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6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7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8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9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0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31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32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3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4版:出版视点
   第35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出版专题
   第36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7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8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出版专题
   第39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出版报道
   第40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1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精品精荐
   第42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传媒新媒
   第43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传媒新媒
   第44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5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6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7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8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9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优案推介
   第50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1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2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3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4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5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6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7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8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9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60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61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62版:资讯
   第63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社长总编辑荐书
   第64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65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66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社长总编辑荐书
   第67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社长总编辑荐书
   第68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69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综合
   第70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精品精荐
   第71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精品精荐
   第72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精品精荐
   第73版:中缝
   第74版:中缝
文化出海“新三样” 开启本土化新模式
“她势力”观察:西语国家女作家在中国的出版现状与展望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传媒新媒42文化出海“新三样” 开启本土化新模式 2025-06-13 2 2025年06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