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世界出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渠竞帆. 解读中国童书畅销德国的奥秘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8-08(23).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读中国童书畅销德国的奥秘

  编者按 中国作家陈佳同的儿童文学作品“白狐迪拉”系列登上德国《书业周刊》2023年度儿童畅销书TOP50榜单(该系列由德国童书名社狮子出版社出版),这在对海外图书精挑细选的德国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成功案例。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该系列译者魏妮妮,请她分享中国童书打开德国市场的奥秘。她认为,最重要的是找到当地一家专业、敬业的出版社,选对图书类型,有创意十足的构思,还应有精彩刺激的故事。

  ■受访人:魏妮妮(Leonie Weidel,德语译者)□采访人:渠竞帆(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狮子出版社近几年引进出版了中国作家陈佳同的“白狐迪拉”系列,成功登上德国儿童畅销书榜单,您作为该书译者,请分享一下是如何遇见这本书的?

  ■我基本上可以说是读着狮子出版社的书长大的,一直都是他们的忠实读者。听说出版社要为某个系列童书第三部寻找中文译者,我立刻联系了责任编辑。当时我的译作并不多,于是主动提出试译。这份试译稿最终打动了编辑,对我来说很幸运:不仅因此结识了“白狐迪拉”中鲜活的角色,更认识了狮子出版社这个优秀团队。我欣喜地发现,原来那些打动我的书籍背后,有这样一群善良、聪慧、优秀的人。“白狐迪拉”系列从第三部开始便由我接手翻译,我最喜欢的是第五部《鹿比翁的英雄历险》,这是一部番外篇,故事很精彩,这种兼具创意与幽默风格的冒险故事正是我喜欢的。

  □据悉“白狐迪拉”前几部是从英文翻译成德文的,从第三部开始从中文直接翻译成德文,为何作出这一改变?

  ■前两部从英文翻译成德文,是因为已经出版了英文译本。想继续出这个系列,只能从中文原著翻译。书中既有童话般的奇幻色彩,又不乏跌宕起伏的情节,加上复杂的人物、诙谐的笔触和时而流露的诗意。这些特质不仅展现了作品的潜力,更与出版社的风格不谋而合,所以狮子出版社决定从中文原著翻译。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编辑是如何与我解释这件事的。最近我发现,德译本版权授予比利时的出版社翻译出版。人们可能会认为,不从原版翻译,而从其他译本翻译,是件挺遗憾的事情。但我反而觉得这种方式也可以很美好,能让故事缔结的因缘得以扩展延续。说到底,故事的生命力不正在于代代相传吗?

  □在翻译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与作者本人是否有直接的沟通?

  ■在翻译过程中,确实有几个方面需要特别留意,也花了不少时间。比如目标受众。据我所知,德国儿童和青少年图书市场对目标受众的界定十分清晰,涉及的细节很多。然而,“白狐迪拉”和“造梦师”的目标受众相对模糊,中国读者难以给这两部作品明确归类,不能直接说是“全年龄段”读物。由于前两部作品德文版是参照英文版翻译的,一部分细节已经敲定,有的内容做了删减和调整,因为内容比较成人化,不太适合目标年龄段的读者。为便于孩子阅读,一些角色的名字也作了修改。后面的翻译也得按照这种方式去处理。所有的改动最终都是编辑团队和作者密切沟通后确定的,尽可能地做到谨慎。我在处理文本时脑子里就想着整体的风格基调和这些改动。编辑团队会收集修改建议和问题,并与作者讨论。好在作者英语流利,为人非常友善,又尊重他人。所以,沟通总体很顺畅,效率也很高。

  □从您的视角看,中国图书进入德国出版社和读者视野,并登上畅销书榜单,有哪些成功要素?“白狐迪拉”书中是否有一些中国文化元素吸引德国读者?德国市场对这本书有哪些反馈?

  ■如果说要把一本书送到德国读者手上有100种方法(其实只要有一个人感兴趣就够了),那么一本书要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就只有一条靠谱的路,那就是要找到当地一家专业、敬业的出版社。

  中国文化元素是“白狐迪拉”和“造梦师”的重要部分,可能有的读者会选择这些书就是冲着书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但在我看来,这套丛书成功的原因很简单,就是选对了类型(动物奇幻),有创意十足的构思,还有精彩刺激的故事。说到市场反应,我从编辑那里了解到,“白狐迪拉”系列总销量已超过31.5万册。

  总体来说,我认为类型文学的翻译作品要想成功,重要的是让读者关注内容本身,而不是其来源,科幻和奇幻作品尤其明显。类型文学既能凝聚读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障碍。如果一部作品或一位作者足够成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该类型文学的界限。

  □您还翻译过哪些其他中国作家的作品?对哪本最感兴趣?想翻译的书单上还有哪些作品?

  ■我目前主攻童书翻译。在这一领域,我有幸翻译了刘洵的《牙齿,牙齿,扔屋顶》以及熊亮、金波、保冬妮、海飞等作家的作品,不久后还会翻译汤素兰的作品。我现在手头有两个翻译项目,分别是社科/专业书籍和文学散文。虽然我对翻译童书已经比较熟悉,但也愿意翻译成人文学。翻译童书能让我更敏锐地判断哪些文本在翻译后依然效果很好。毕竟翻译童书时,不能靠语言来掩盖内容的空洞。从一开始,文本就得有足够的实质内容,即便句子简单、词汇常见,语言也得优美。总之,我最喜欢那些富有智慧、幽默风趣且有内涵的书。

  我没有想翻译的书单。首先,我是半路出家,翻译生涯不足10年,现在还处于学习阶段,所以还谈不上有心仪的书单。我其实不敢列这样的书单,因为要是我自己构想的项目没了,我会痛心的。想象一下,你正在翻译一本好书,已经在脑海里把这件事描绘得无比美好,结果发现版权已经没有了,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做不了,那该多痛苦!所以我在这里最多只能出于兴趣,分享一下我现在读的书。我目前在看李碧华的短篇小说集《饺子》(到目前为止看得很尽兴),还有几部马来西亚华文文学作品,包括黎紫书、黄锦树、贺淑芳和张贵兴的作品。

  □据您了解,德国还有哪些出版社对中国图书感兴趣?

  ■目前,马蒂斯及塞茨出版社(Matthes und Seitz)无疑是德国出版社中专注于中国文学的典型代表。这家出版社长期深耕中国内容,无论是古典佳作还是先锋作品。对于某些体裁的图书,选择苏尔坎普出版社(Suhrkamp)不会错。在科幻、奇幻和当代小说领域,海涅出版社(Heyne)也颇为活跃。此外,还有东亚出版社(Ostasien Verlag)、龙之屋出版社(Drachenhaus Verlag)和丁香出版社(Flieder Verlag)等。近年来,漫画、图像小说和仙侠题材逐渐风靡,Tokyopop、华瑞图书(Chinabooks)和纸漫(Papertoons)等出版社也参与其中。当然,狮子出版社在童书领域也有一席之地,引进版图书可能主要面向8岁及以上儿童。

  □请您从内容改编、吸引读者等方面,给中国的出版社和译者提一些建议?

  ■我不觉得有资格给中国的出版社和译者提出建议,我能想到的,相信他们肯定都能想得到。我只能说,在我做翻译的时候,有个念头始终陪伴着我,那就是相互尊重是最重要的:译者要尊重作品,出版社要尊重读者,作者要尊重自己创作的故事与人物。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无论形式如何,人与人之间都应该互相尊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2025上海书展特刊
   第03版:2025上海书展特刊/出版人谈
   第04版:2025上海书展特刊/活动表
   第05版:2025上海书展特刊/专版
   第06版:2025上海书展特刊/出版人谈
   第07版:2025上海书展特刊/融合出版
   第08版:2025上海书展特刊/广告
   第09版:2025上海书展特刊/广告
   第10版:2025上海书展特刊/实体书店
   第11版:2025上海书展特刊/实体书店
   第12版:2025上海书展特刊/广告
   第13版:2025上海书展特刊/广告
   第14版:传媒新媒/ ChinaJoy现场报道
   第15版:综合
   第16版:2025上海书展特刊/广告
   第17版:分销新视野
   第18版:分销新视野/创新营销人
   第19版:分销新视野/营销金案
   第20版:2025上海书展特刊/广告
   第21版:2025上海书展特刊/广告
   第22版:世界出版
   第23版:世界出版
   第24版:2025上海书展特刊/广告
   第25版:出版专题
   第26版:出版专题
   第27版:出版报道
   第28版:出版报道
   第2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30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31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32版:业者论坛
   第33版:中缝
   第34版:中缝
解读中国童书畅销德国的奥秘
2025布克奖长名单公布 13部作品入围
美国教师、馆员助力学生阅读有妙招
澳新高校联手谈判,剑指学术出版OA新协议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世界出版23解读中国童书畅销德国的奥秘 2025-08-08 2 2025年08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