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张茜. 生成式AI技术驱动下的图书编辑角色转型探究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6-13(69).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成式AI技术驱动下的图书编辑角色转型探究

  ■张茜

  生成式AI(人工智能)的崛起为出版业带来变革。它不仅可依托大数据进行更理性、精准的选题策划,更能凭借强大的文本处理能力,高效修正文稿中的错字、错词、语法及格式错误,并针对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不同平台特性生成适配的宣传文案。生成式人工智能经历了从机器学习的数据分析到深度学习的感知理解,最终突破至内容创造阶段。

  生成式AI对出版流程和编辑工作的改变

  北京印刷学院副院长、出版学院执行院长陈丹指出,AI技术在出版各环节的应用虽显著提升了效率和效益,但也带来了削弱编辑主体地位、降低价值引领功能、弱化出版权威性等冲击。更有观点警示,AI的出现可能引发出版行业的失业潮。

  选题策划依托大数据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

  2024年6月18日,“2024人工智能出版融合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开幕。数传集团发布了其最新AIGC产品——“AI编辑工作室”及“RAYS出版融合云平台7.0”。其中,“AI编辑工作室”整合了15个功能各异的AI编辑角色,包括AI选题策划编辑、AI画师、AI审校团队、AI选题情报员等。

  校审效率极大提高,编辑能力边界得以拓展

  蜜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产品“校对通”与“DeepSeek-R1”深度融合,大幅提升了“校对通”在文字标点差错和知识性差错方面的泛化能力,其文字标点纠错准确率提升了3.14%,知识类错误纠错准确率更是大幅提升了33.83%。同时,“校对通”的文修校对大模型(以下简称“文修大模型”)已构建起涵盖文字标点差错、知识性差错、内容导向风险识别三大类共35个小类的审校能力体系。此外,“DeepSeek-R1”在短文加工处理方面表现优异,不仅能高效修正错字、错词及标点符号,更能精准修正语法错误,显著降低文本差错率。这些AI校对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将编辑从繁杂且低阶的编校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意策划与沟通协作之中。这不仅有利于发掘更具价值的选题,也实质性地拓展了编辑能力的边界,推动了编辑角色向更高价值的领域演进。

  从文案编辑到创意架构师

  文案创作是编辑工作的核心命脉。DeepSeek的千亿级文化语料库,为编辑提供了跨时空创意智库。通过精准指令,系统能激活突破认知边界的灵感方案。例如:

  指令1:

  “请为书籍取名:内容基于美国《生活杂志》(LIFE)对战时中国民众的报道。” 

  输出:10个方案,首推《被遗忘的同盟:LIFE记录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指令2:

  “需突出书中大量历史图片的特性。” 

  输出:10个影像强化方案,选定《历史快门:1931~1945美国战地摄影师的东方记忆》。

  经编辑抉择,最终优化定名为《历史镜头:1931~1945〈LIFE〉视角下的东方记忆》。

  在此协作中,编辑成功转型为创意架构师——通过精准需求定义与AI深度对话,将技术势能转化为人文创意的新坐标。关于宣传文案的撰写,DeepSeek更是针对不同的平台特点,快速生成不同风格的高质量文案,极大地提高了宣传效率。

  责编与美编深入互动:创意与审美的深度融合

  常言道“书卖一张皮”,图书的封面装帧与其市场竞争力息息相关。在传统出版模式下,封面设计依赖于文字编辑(责编)与美术编辑(美编)的合作。责编通常提供文案、设计风格要求或参考封面,但沟通中常存在“词不达意”的难题。生成式AI能够根据编辑的指令生成图片并不断调整优化,使责编的设想得以具象化、可视化,从而让美编更精准地把握其意图。

  早在2023年3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科幻小说《拉丁姆》便率先采用了AI辅助完成封面设计,成为国内首部公开出版、封面获AI助力的科幻作品,这一创新点也被出版社纳入营销亮点。此外,AI技术也极大地解放了图书内部插图的使用限制。

  2025年3月,笔者担任责编的图书《临城奇案》出版。该书以民国初年轰动一时的“临城火车大劫案”为背景,人物故事虚实交织。为区别于真实历史人物,作者不仅为角色撰写了小传,更借助Midjourney绘制了人物肖像图。这些AI生成的图像使书中人物跃然纸上,在显著提升阅读体验的同时,也大幅节省了美术成本。

  AI时代编辑的挑战与核心素养重构

  生成式AI正以惊人的深度和广度重塑出版行业,深刻影响着编辑的职业发展轨迹。特别是AI在编校工作中展现出的高准确率与效率,正快速取代传统上属于编辑核心能力的加工环节,成为导致编校人员失业的主要原因。据一家合作多年的图书公司透露,自引入“校对通”后,其编校效率与质量均得到显著提升,编校部门为此已裁减约50%的人员。显而易见,生成式AI将逐步淘汰编辑行业中的低阶、重复性工作。未来出版业的人机协同模式已成必然趋势,编辑的核心素养也亟需根据AI的发展进行重新定义与构建。同时,生成式AI并不是万能的,目前AI幻觉问题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为AI纠错仍是编辑的一项重要工作。现笔者根据AI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漏洞,针对编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接纳与驾驭新技术的能力

  作为文化的把关人与传播者,编辑必须持续保持与时代同步。纵观其角色演变,编辑已从最初的文字工作者,相继适应了博客、微博、微信乃至短视频时代的发展浪潮,撰写博文、制作短视频、进行直播等技能已成为必备素养。近两年来,掌握并应用生成式AI技术,已直接关乎编辑的工作效率与成果质量。

  熟练运用AI工具,将其“训练”为得力助手,不仅能极大提升编校效率、激发创意潜能,更能推动编辑工作向更高效、更富创造性的方向转型,充分释放人机协同的优势。因此,AI技术培训应成为编辑常规培养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行业实践已印证这一趋势。2025年2月25日,在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举办的“DeepSeek效率革命——出版行业AI应用新范式”青年讲堂上,主讲人王子敬指出:“易被AI取代的职业往往重复性高、规则明确;而涉及创意、情感交互与复杂决策的岗位则难以替代。”他多次强调“学AI、用AI、造AI”的理念,并倡导让“DeepSeek成为自己的‘零号员工’”。同时,《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AI时代生存手册:零基础掌握DeepSeek》等实用手册也应成为编辑案头必备。有效利用AI,将其深度整合为工作流中的“零号员工”,已成为当代编辑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能。

  高度的政治把关能力和信息甄别能力

  如前所述,AI幻觉问题目前尚无法通过技术手段彻底解决。该现象表现为AI在生成内容时,会产出与事实不符、逻辑混乱或完全虚构的信息,却以高度自信的姿态呈现,仿佛“看到”或“想象”了不存在的事物。其典型表现包括:编造不存在的事件、人物、日期、数据、引用或研究成果(如虚构的论文标题与作者);错误关联无关的人物、事件或概念;在同一回答中出现自相矛盾的信息等。因此,编辑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严谨的求证精神与敏锐的洞察力,方能有效甄别此类错误,防止不实信息传播。这是与AI协同工作时代编辑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

  此外,AI生成的内容往往对语境、地域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关键因素关注不足。许多表面通顺的AI文本,字里行间却可能隐含导向性问题。若编辑未能严格把关,极易引发重大舆情或严重政治错误。无论传统出版还是融合出版时代,高度的政治素养始终是编辑的首要职业要求,也是编辑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与时俱进,持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准掌握新时代政治话语规范,是每一位编辑的职业必修课。

  密切关注读者需求、持续创新的能力

  生成式AI在文字加工、亮点提炼、文案优化、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将编辑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借助AI助手,编辑的角色已不再局限于执行层面,而更像是部门的“指挥官”——根据工作目标精准地向AI下达指令。AI是一位卓越的执行者,却缺乏创新能力。例如在选题策划阶段,AI能够分析同类图书的销量数据并做出市场预测,但难以洞察当下读者的深层痛点,无法自主发掘具有前瞻性的新选题。这些创新性的构想仍需编辑构思,并逐步引导AI完成方案设计。

  然而,当前不少编辑遇到问题便立即求助于AI。尽管这能高效完成任务,但长期依赖AI可能导致编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其思维框架和视角,进而抑制自身的思维创造力。由于AI生成内容高度依赖历史数据和既有模式,其产出易陷入同质化与单一化的窠臼。因此,持续的创新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成为AI时代编辑的核心高阶素养,亦是其能否避免被AI取代的关键。编辑需积极“走出去”,接触新事物、拓展新社交圈、探索新行业,深度感知社会脉动,敏锐捕捉人类情感需求,在批判性思考与多元交流中,不断激发创新灵感。

  用“提示词”与AI沟通的能力

  沟通能力是编辑的核心素养。在传统出版流程中,编辑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卓越的沟通能引导作者创作出契合读者需求的作品,同时确保读者诉求被有效传达;对内,编辑也需凭借高效的沟通协调出版、营销等部门,保障流程顺畅。

  在AI赋能出版业的当下,编辑的沟通能力被赋予了新内涵——通过“提示词”有效驾驭AI。这是新时代编辑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我们发布指令使用AI,这意味着编辑需扮演“价值架构师”角色,与AI进行迭代式对话:根据AI的反馈持续优化指令,直至获得目标文案或资料。

  由于AI缺乏人类的认知能力和语境理解力,编辑的指令必须做到:语言简练、主旨清晰、要求明确、逻辑清晰,以最短路径获取有效支持。

  生成式AI的迅猛发展正深刻重塑出版流程,人机协同将成为出版业的核心工作模式。在此趋势下,重复性高、规则明确的低阶工作将逐步被AI替代。编辑亟需在创意激发、人机交互与价值决策等高阶维度提升核心素养,以应对AI时代的变革挑战。

  (作者单位:团结出版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年度报告
   第03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年度报告
   第04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0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0周年庆祝特刊
   第06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0周年庆祝特刊
   第0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0周年庆祝特刊
   第08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0周年庆祝特刊
   第09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10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年度报告
   第11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中外交流
   第12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13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14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中外交流
   第15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中外交流
   第16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17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18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中外交流
   第19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中外交流
   第20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1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2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3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优案推介
   第24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5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6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7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8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9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0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31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32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3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4版:出版视点
   第35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出版专题
   第36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7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8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出版专题
   第39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出版报道
   第40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1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精品精荐
   第42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传媒新媒
   第43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传媒新媒
   第44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5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6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7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8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9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优案推介
   第50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1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2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3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4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5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6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7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8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9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60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61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62版:资讯
   第63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社长总编辑荐书
   第64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65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66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社长总编辑荐书
   第67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社长总编辑荐书
   第68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69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综合
   第70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精品精荐
   第71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精品精荐
   第72版: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精品精荐
   第73版:中缝
   第74版:中缝
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评估推展
《闽在海中》助力福建海洋文化赋能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生成式AI技术驱动下的图书编辑角色转型探究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综合69生成式AI技术驱动下的图书编辑角色转型探究 2025-06-13 2 2025年06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