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出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区块链+数字内容运营(发行)平台模式

  ■黄元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电子书业务负责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数字业务主要有三大块:数据库业务、数字学术服务业务、电子书及资源授权运营业务。今年前7个月,数字业务收入整体与去年持平。电子书业务收入到账有所增加,其中,C端渠道业务随着第三方内容平台大盘下降而同比下降;自营电子书平台“先晓书院”销售同比增长较多;机构渠道销售略有增长,电子书机构市场,包括馆配、党政机关和行业机构等服务业务,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市场潜力较大。

  社科文献出版社的电子书业务,包括C端渠道业务、B端机构渠道业务和自营电子书平台销售三个部分。亚马逊的销售收入在C端个人业务收入占比近50%,亚马逊Kindle宣布将退出后,我们仍平稳推进该渠道运营,上半年的销售情况有小幅下降,但越接近退出时间线,下降趋势会越明显。

  专业出版有其自身特性和规律,高价值的内容定位不能改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机制,避免杀鸡取卵。针对当下的市场环境,要坚持电子书业务的主体基调,并在具体策略进行调整,增加自营平台的投入、调整对外授权品类策略。对于Kindle退出后留下的业务空缺,我们一方面寻求具备相似条件和模式的渠道补位,另一方面要依靠加大自营电子书平台“先晓书院”的运营,发展垂直领域用户服务。“先晓书院”是社科文献出版社的知识资源总库,品种最全,资源自动上下架,纸电同步率94.5%,支持单篇全文库模式和面向读者、作者和机构的定制服务,终端包括PC、H5和APP,Pad/墨水屏阅读版本目前正在计划开发中。

  有声书方面,我们延续先前的运营策略,紧跟平台;同时,更主动、更紧密地与平台运营对接。

  数字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明确的,未来可期,但需在当下提前布局。整体上,社科文献出版社的策略是拥抱大趋势,持续跟进投入,持续升级,积极探索创新,等待引爆点。新产品形态和模式探索上,我们要至少做到不缺席,持续跟进,坚持自身定位,按照规划稳步推进。互联网模式裹挟着前行的当下,学术出版社的数字出版、知识服务、融合出版、出版融合,既要拥抱互联网,利用新技术赋能,但同时应该有所坚持,协同构建数字内容价值体现的基本逻辑,创建相对规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不管是新的互联网消费市场,还是原有图书内容消费市场,数字内容产品的定价逻辑、销售方式、服务模式、权利保障等,对数字业务开发都有诸多制约。目前,我们的应对策略是尝试建立区块链+数字内容运营(发行)平台模式,建立规范、可信任、可面向多场景的授权、服务、结算综合体系,作为数字业务的关键基础设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出版专题
   第03版:出版专题
   第04版:优案推介
   第05版:专题/羊城书展
   第06版:世界出版
   第07版:阅读/专访
   第08版:综合
   第09版:专题/中国黄山书会
   第10版:综合
   第11版:精品精荐
   第12版:行情报告
将主题出版与新媒体形态结合
国内数字出版亟需新变现模式
探索区块链+数字内容运营(发行)平台模式
纸电声一体化助《望江南》口碑效益双丰收
多家机构协作,探索内容智能分发
中国图书商报出版专题03探索区块链+数字内容运营(发行)平台模式 2022-09-02 2 2022年09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