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利(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2025上海书展推出六个“首次”,其中首次推出双主场,上海书城首次成为这一盛大展会的主角之一。作为主场,上海书城有怎样的准备?又将给读者带来怎样的惊喜?
20多年来,上海书展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地方性书展和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名片。上海新华作为深度参与者和建设者,自2004年书展开办以来一直参与其中,以优质的文化服务力和深厚的品牌影响力,为打造“书香上海”助力。
从“配角”变为“双主角”
1998年12月30日,上海书城与“第二届上海书市”同时拉开帷幕,开启了上海图书零售业的“大书城”时代,也以超大规模的体量承担了第二届上海书市的展场功能,留下了读者要排长队买票进入上海书城的难忘一幕,媒体因其体量巨大形容上海书城是“永不落幕的书市”。后来上海书市更名为上海书展,改造焕新后的上海书城也在今年成为上海书展双主场之一,跨越27年,历史在这里完成了又一次交接。
上海书展作为业内最受瞩目、也最受读者欢迎的书展之一,当中除了3年更换过场地外,其他年度均以上海展览中心作为主场,场地不足的呼声一直存在,为此主办方在上海展览中心的东西两个广场搭建了两个阳光蓬作为长期的解决方案。上海书城历次参与书展,主要承接两项任务:一是作为书展重要的分会场之一开展图书展销和活动分享,书展嘉宾云集的溢出效应也很明显,高峰时候书展一周时间在上海书城会同步举办数十场阅读活动;二是上海书城的核心团队也会进入到展览中心,承担进场布展、现场服务、打包撤场等繁重的现场工作。
根据2025上海书展“双主场”的办展策略,上海书城整体1.2万平方米纳入到上海书展策划范围。这项工作从筹备到落地的时间不长,对书展主办方和上海书城都是不小的挑战,特别是与往届上海书展相比,上海书城面临着全新的角色变化,从“配角”成为了“双主角”之一。自6月初接到任务后,股份公司党委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统筹推进,形成工作专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细化任务目标,压实责任分工。书展办在上海书展的整体方案中给出了上海书城双主场的功能定位:上海书城主会场主要由图书销售区、阅读周边经济展销区、阅文10周年IP主题展区构成。图书销售区承接上海展览中心主会场全国图书荟萃展销区部分外省市出版机构展销功能,做好相应机构在两主会场之间的销售联动。
打造一场全新的文化盛宴
围绕“以图书、出版机构精品IP 及周边为展览主题,深度融合‘文旅商体展’元素,构建‘双主场’协同,为广大读者打造一场创新性足、体验感好、氛围感强的文化盛宴”的整体目标,上海书城以图书、出版机构精品IP及周边为展览主题,呼应上海展览中心主场内的“全国图书荟萃展区”,同步推出与展览中心同频的惠民折扣,让优质阅读资源触手可及。创新IP主题活动,开展主题讲座与图文展览,深度聚焦出版IP及其周边,举办非遗体验活动,联动旅游协会开发主题线路,实现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双向赋能。构建阅读消费生态,50余家出版机构依楼层特色打造沉浸式展销场景,举办“书页之间 阅见文创”主题展,汇聚六大品类数千余款文创产品。
本次上海书城作为双主场之一,在空间打造上着力突出氛围感和体验感。自8月7日起,在福州路、福建中路、湖北路三条围绕书城的周边道路增加电杆道旗广告,凸显书展元素,让市民大众感受双主场的浓郁氛围。停放在上海书城大门外的流动书房,变身为“余华文学小卖部”,书房将书籍重新包装为“薄荷糖”“话梅”“辣条”“多味花生”等日常商品,将严肃文学植入消费主义场景,完成从“被动阅读”到“主动体验”的转换。上海书城一楼至七楼,根据各楼层所陈列书籍的品类特点,分别布置了“向大师致敬”主题图片和书籍展陈区、《盗墓笔记》20周年——“稻米节”打卡互动区、“从书页到丛林:探秘神奇野生动物”主题展区、穿越时空解锁秦皇帝陵VR体验区、“拾光共聚场”宋代点茶、景泰蓝、中草药工坊等传统文化体验区、阅文10周年IP主题展区等,还在二楼、四楼、六楼分别设置了3个现场阅读活动空间,每天都有新书发布、签名售书、阅读分享活动在此举办。
上海书城主场立足图书展销根本,按类别分楼层陈列的展销品种近12万种,每一楼层又与展览中心主会场的参展商合作,分别设置了特惠书区,特惠品种近3万种。为了构建双主场互动协同,创新开发了AI小书僮智能服务系统,系统包括上海书城3D虚拟地图与线上展销平台,同步展示上海展览中心的活动信息和展区分布,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
活动安排方面,书展7天上海书城共举行40多场不同形式的活动与读者见面。其中重磅推出“向大师致敬”主题展暨“大师书房”全场景播客第一季,该系列活动向徐森玉、朱东润、王蘧常、熊佛西、胡焕庸、冯契、陈从周(按生年为序)等7位大师致敬,这几位大师是上海市社联推出的首批68位社科大师中的7位。书展期间上海书城一楼开辟专区展示7位社科大师的生平、大师文集及后人研究著作,每天都会邀请大师的家属、弟子及研究学者陆续做客七楼全媒体直播间,分享大师起居生活的温情记忆、从大师问道求学的难忘经历、编大师遗著遗稿的深切体会、读大师论著文章的独到心得,向公众更加立体地呈现大师的学术生平和精神风范。(下转第3版) (上接第2版)
阅文10周年“让好故事生生不息”IP主题展也同步在上海书城开展,主题展以阅文经典IP《全职高手》《诡秘之主》等为核心,通过场景还原、角色模型展示等手法呈现IP世界。同时,还特别邀请阅文头部作者举办系列见面会,组织扮演一日店长等沉浸式互动体验活动。《盗墓笔记》20周年——“稻米节”活动也给《盗墓笔记》的粉丝们带来不少福利,稻米节期间,上海书城设置了多个打卡点位,每个点位都准备了独特的打卡印章和店内消费优惠活动。穿着指定《盗墓笔记》内人物服饰配合妆造,除了可以享受专业摄影师的现场写真拍摄,还能参与“稻米节最佳妆造”的评选获得惊喜福利。在上海书城六楼还将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拾光共聚场”,读者可以通过预约方式参与宋代点茶、景泰蓝、中草药工坊等不同传统文化体验项目,通过传统文化体验触摸历史的温度。
为能够更好地融合文商旅体展,发挥新华传媒在“文化传播”领域以及上海野生动物园在“自然科普”领域的优势,书展期间上海书城还将与上海野生动物园开展“从书页到丛林:探秘神奇野生动物”主题合作,为读者们带来动物主题科普讲座及野生动物主题绘本展。同时新华传媒还将以“一腔一调皆有书”为题,深入与上海各大戏曲院团合作,把优秀的戏曲文化及阅读文化带进上海书城。包括联合上海评弹团带来“凉风阵阵送书香——评弹赏析会”;联合上海京剧院在上海书城带来“和大圣一起‘闹’、暑假书展抢先‘闹’——京剧大圣戏探秘之旅”主题亲子活动;联合上海越剧院、东方出版中心共同举办“越”基因,“阅”好书——越音绕梁越剧赏析活动,活动将邀请上海越剧院一级演员、越剧名家王志萍现场演绎越剧经典片段《慧梅》,并给现场观众带来当下热门文学作品的越剧改编作品《当她劈开那座山》。
2025上海书展即将开幕,上海书城作为双主场之一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通过双主场模式上海书展突破展馆时空限制,将书展辐射至城市文化地标,双主场模式以“实体空间+会展流量”互哺,重塑城市阅读生态,让八月书香更加融入城市肌理。
一站式尽享限时书展特惠、独家展览打卡、文创潮玩和沉浸式阅读狂欢——双重书展体验,在此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