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波(文津出版社副总编辑)
文津出版社一直有出版口袋本图书的传统,“大家小书”系列是市场上最有名的书系,近些年来,我们又推出了一个新的出版品牌“启蛰”,其中“动物肖像系列”是从德国引进的小开本图文书系,开本尺寸为120mm×180mm,以一种动物为叙述的起点,追溯其在人类文化史中形象的建构,是一套内容与颜值上佳的小丛书,甫一上市就受到读者热捧,成为朗园图书市集和做书市集读者的宠儿。
“启蛰”是一个以自然为主题的出版品牌,品牌名称来自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节气,因为到了这个时候,春雷会惊醒蛰居的小虫,万物萌发复苏,是一个富于动感的节气。“启蛰”诞生与我个人和我们出版团队对出版的理解息息相关。我在法兰克福书展和伦敦书展看到国外小而美的出版品非常兴盛,选题独到,设计上品牌标识性强。西欧的出版机构无论大小,其品牌意识都非常清晰,无论是牛津的导读系列,还是贝克通识文库系列,都令人叹为观止。这也不免激起人的竞争之心。所以我以自然为主题,策划了“启蛰”这一品牌,从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连接中寻找出版的新方向——讲述自然的故事,探索未知的自然世界,了解自然与人类历史的连接。
策划小开本图书在文津出版社有历史传承,编辑们也形成了这样的氛围。北京出版集团从上世纪50年代就以出版大众类图书而立社,当时出版了一批语文写作类、科普类的小册子,也因此诞生了“大家小书”——“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的出版理念。因此,我们在做选题的时候非常注重作者的学术背景和选题本身的调性,要做到与我们的出版理念一致,我们相信,大家之作是选题水准的保障,深入浅出是实现读者对品牌认可的一个重要阶梯。
十几年前,口袋本多为文学社科大社布局不同的产品线对经典图书所做的轻量化改造,例如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译文经典”(俗称“窗帘布系列”),三联书店的“三联精选”“中学生图书馆文库”等等,其主要的选题均为出版社原有的核心产品。但当下出版界有相当一批出版理念清晰的出版品牌,立意之初即以小开本、口袋本为其品牌辨识标志,如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小精装”“守望者”,杨全强策划的一系列选题,上海书店出版社“也人”品牌的一些产品等,还有大名鼎鼎的“读库”。
除了科技类的大套科普系列,大部分小开本图书集中在文学社科领域,似乎在这些品牌主理人之间达成了一种共识,图书不做到小而精绝不拿出来。文库本只是一个形态,除了严肃的学术读物,其他图书均可以做文库本,图书不应以形态来限定,但要重视图书设计装帧,好的图书设计本身不仅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同时也在完成图书美育的使命。
从“启蛰”诞生之初,周边文创也是我心心念念要做的事。无论是丛书的整体设计、其丰富的动物主题、书中富于想象力的大量图片,还是品牌本土化过程中自己的思考轨迹,都为这套书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灵感。目前,围绕这个品牌我们做了“骚话”卡片、多款文创包、印章,除了在市集上集中销售,未来目标是以小红书为主要营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