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友
中国书法史研究历经百年沧桑,积淀了众多的成果,逐渐从简单的朝代更替的叙事模式和叙事语境转变为系统而深入的学术探讨的叙事模式和叙事语境。从全景式的视角看,中国书法史现有的研究已经涵盖书法艺术的本质、书法与其他文化领域的互动、书法史研究的方法论,以及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下的社会功能和意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纵观诸多研究中国书法史的著作,全面和集中地探讨书体演变史的著作一直有阙如之憾。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著名艺术家、书法家、诗人、艺术理论家邱振中主编,王客、龙友、丘新巧、刘光喜、黄积鑫等5位实力派中青年学者合力编撰的《中国书法分体史》,则以全新的视野,别出心裁地重构了5种书体的演变关系及中国书法史叙事的新模式和新语境,开启了分书体探讨和诠释中国书法史的新大门,填补了中国书法史叙事模式与叙事语境的历史空白。它最大的特点是按照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5种书体分为5卷,每卷均单独论述一种书体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这是深入认识书法史必须面对的核心课题。
以往的书法史研究,往往侧重于对书法家生平事迹、作品创作背景、社会关系等方面问题的发掘与梳理。而《中国书法分体史》则突破陈规,将研究的视线转移到书体与历史、书写文化与理论建构的角度上来,不再仅仅停留在对文献的整理与叙述上,而是深入探究书体之间内在的独立性与关联性问题,这无疑是一次极具开创性的理论实验。
《中国书法分体史》在强调书体独立性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各书体的独特艺术特征与发展脉络。该套书细致入微地剖析了不同书体在笔法、结构、章法等形式层面的独特之处,让读者清晰地领略到书法这门独立艺术的魅力,同时在书体的关联性方面也体现出深刻的洞见:它揭示了书体之间相互影响、促进和前后相承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大量代表作品的分析与对比,生动地展现了书体之间微妙而紧密的关系。
另外,《中国书法分体史》为书法学习者提供了清晰的学习思路。它让学习者不再盲目临摹,而是能够从宏观上把握书体的演变规律,理解不同书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路径。在书法教学领域,该书也是不可多得的范本,它所采用的集中讨论和分类叙述的方式,便于教师系统讲解书法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书体之间的独立性与关联性问题。
对于书法史研究及书体问题的深入探讨,这套书提供了更高的起始点,启发更多的学者从新的视角去审视书法史,并由此提出更多问题,发掘更深层次的内涵与价值。
总之,《中国书法分体史》以其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在书法史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对书法学习者、教学者和研究者,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启迪意义和实用价值,必将推动书法艺术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迈向新的高度。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