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医者 生命接力 纪实文学
○常泽平
岭南大地,木棉树下,有这样一座医院,从烽烟中走来,数易其址,几度更名,历经沧桑,使命不违,救护苍生,造福一方,享誉于世……她就是广东省人民医院。近日,深刻展现广东省人民医院从筚路蓝缕到铸就辉煌七十多年发展历程的长篇纪实文学《生命河流摆渡人》出版。
该书以人物为主线,收录了109位对广东省人民医院做出杰出贡献的典型代表的故事。书中人物故事虽多,但并不零散杂乱。从整体上看,作者表面以时间为线索,实则以时代变迁为理路,在个人、集体与历史之间从容游走,巧妙地将109位医者的“生命摆渡”故事爬梳归整为广东省医浴火淬炼的生命涅槃(1946~1949年)、激情燃烧(1949~1978年)、改革创新(1978~2012年)与圆梦未来(2012年至今)四个深嵌时代内蕴的经历阶段。《生命河流摆渡人》将个体命运、集体生长置于宏阔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考察,全面而具体地凸显了与新中国同频共振的广东医疗领域创业史、奋斗史、奉献史与担当史。让每一位广东省医医者的故事成为透视广东省医历史的一个窗口,也让一部广东省医史成为探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摆渡人》中说:“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摆渡人是什么?他们唯一的准则是保护我们不被恶魔吞噬,并努力将我们摆向一个太平世界。这正如书中所深描的广东省人民医院109位医者,他们始终扮演着摆渡人的角色。“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透过百位医者充满纪实性的描述语言,广东省医医者的个体殊相与群体共相得以相互映衬而互动呈现。一方面,在作者饱含情感又冷静克制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一位位医者鲜活真实的文学影像,他们各有故事、各有特色、各有情感,在避免人物脸谱化的同时,又描画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质,让人触摸得到他们栩栩如生的面容,极易引发认知共通和情感共鸣,展现出文艺创作应有的态度和温度。另一方面,在具体而繁杂的医疗实践中,我们也能看到在门诊、在急诊、在病房、在手术室、在实验室、在检验室等熟悉场景内,一位位医者在治疗疑难和重症过程中的专业判断与谨慎选择,面对患者和家属的耐心与诚恳,一位位悬壶济世的医者、一个个拓荒补白的医术、一则则妙手回春的故事。这些又共同精准勾勒出广东省医医者的整体画像:医者本质上是利他主义的,在死生的战场,他们用理想和信念、青春和汗水、热血和智慧,与死神赛跑,为生命接力。
在该书时而引人入胜,时而温情脉脉,时而真挚朴实的文字里,我们不仅可以重回许多徘徊在生死边界的救治现场,重走追逐医学前沿的坚毅探索足迹,也有幸重温充满熨帖暖阳的医学人文精神。作者之一的陆基民曾说,采写的过程,就是被感动的过程、受教育的过程。书中的人物,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编织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正是这些感人的真实故事,构成了广东省医不凡的历史,积淀、铸炼出广东省医特色鲜明的精神文化。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这些关于医者、关于广东省医的历史记忆无疑是弥足珍贵的。致敬历史的最好方式在于书写新的历史,因此该书的意义不仅是在回望过往,关照现实,更是在启迪未来。如同钟南山院士在为该书题写的序言中所指出的,“这本书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对这段珍贵的集体记忆进行梳理,就是以史明理、以史增信、以史崇德、以史力行,必将激励一代代医务工作者勇担新使命、勇攀新高峰、奋进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