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联林
作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ERP系统是现代化企业实现内部数据资源共享互通及流程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工具手段。在数字化时代,出版行业的业务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行政管理部门对行业及出版企业的监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传统的ERP系统无法充分满足出版企业的管理需求,应当进行升级改造,并提升综合业务能力,实现ERP系统向出版综合服务平台的转变。
修炼内功:
出版业务管理精细化
从总体上看,我国传统出版行业的发展模式还比较粗放,反映在传统出版单位业务管理也相对粗放,已不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意识到应当向精细化转变。
从以流程为主线到财务、流程双主线。ERP系统是一种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对企业各种资源进行集成一体化管理。细化到出版领域,目前的出版ERP系统主要以流程管理为主线,财务管理次之,再辅以流程中产生的纸张物料管理、销售管理等,以达到出版流程规范高效的目的。但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无论是纸张、印刷此类大宗物资及服务的供应,还是图书销售环节的对账回款,亦或是排版、校对、美术设计等生产过程中的服务,财务都是流程审核中的要点。要使得流程管理达到上述要求,财务管理也必须严谨细致。因此,升级后的出版综合服务平台应采用流程、财务双主线的模式,以实现对出版业务更为精细化的管理。
从会计核算到预算管理。目前,出版ERP系统基本实现了对出版业务流中的财务数据记录及审核,使得财务会计完成了对应收应付款及固定资产的核算,但并未达到管理会计的高度,不能通过业务流得到单本书的实际利润情况,也未对相关费用进行有效管控。因此,升级后的出版综合服务平台应从选题策划开始,对单本书进行预算,并在图书销售回款完成后进行决算,计算出单本书的成本及利润,一来达到对图书出版精细化管理的目的,二来通过预决算,不断把握图书的收入支出情况,总结经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从数据统计到决策分析。ERP系统是一类流程管理的系统。在出版ERP系统中,数据信息会随着流程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直至业务流程完成。这些业务数据在流程完成后就作为历史数据保存在系统中,直至需要进行汇总统计时,才以明细或汇总的方式再次呈现出来。但这仅仅是将数据予以呈现,并不能直接作为出版单位决策的依据。其仍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成本手工转化为可供分析的数据,再通过同比、环比等方式,以数据或是图表的形式展现给决策层。事实上,当前的技术已经能在出版领域引入BI(商业智能),将这些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模型进行分析,形成可供决策的可用信息,最后通过报表或是可视化的方式将数据所反映的情况予以直观呈现。而这也是升级后的出版综合服务平台必须具备的功能。
修炼外功:拓展平台综合业务实力
当前,数字出版已经从转型升级阶段进入融合发展阶段,融合出版的产品、业务形式层出不穷,出版供应链的上下游也在逐步向数字化发展。这就要求出版ERP系统在向综合服务平台转变的过程中,除了提升管理品质外,还需要积极整合各类出版资源,使其更符合数字时代传统出版工作的业务特点。
数字资源管理。出版综合服务平台应当将数字资源纳入管理范围。出版资源是编辑加工、内容拓展、排版印刷、营销宣传等贯穿于出版业务全流程的重要资源。随着传统出版业进入融合发展阶段,出版单位积累了相当规模的数字资源,应当建立属于出版单位自己的数字资源库,但这只是初级阶段。还要看到,数字资源的管理不应只是建立独立的资源管理模块,对资源进行标签分类,还应实现在出版生产过程中上传、审核数字资源等方面。具体来说,应该随着出版流程,有目的性地将单个业务阶段的可用资源收集、上传,并在ERP系统流程审核节点同时确认所上传的数字资源。上述流程实现了数字资源与单本书的关联,但数字资源本身应当是独立的,必须能够在不同业务场景下实现复用。而这些都是出版综合服务平台对数字资源管理的目标。
供应链管理。出版综合服务平台应实现与上下游供应链的直接对接。出版业务不是出版单位单打独斗,而是由出版单位、纸张公司、印刷厂、排版公司等出版上下游供应链各司其职、共同完成。除了纸张供应为实体供应外,出版单位大部分的供应链都是服务性质的。而纸张供应作为出版单位较大规模的采购项,基本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因此,此处所指的供应链,主要指由外部提供的印刷、排版、校对、美术设计等的供应服务。
传统的出版ERP系统主要为出版单位内部的业务流程服务,若涉及出版供应链,则由出版单位与该供应商对接的负责人来操作相关的内部在线流程。供应商所提供的实体服务则都由该负责人线下对接完成,并未实现出版单位与供应商的直接对接。虽然在出版业务中应保持与各个供应商的有效沟通,但如此的对接方式工作效率较为有限,且人工操作也容易产生差错。因此,出版综合服务平台的供应链管理,应根据不同的供应服务种类,分别为供应商提供相对独立的、可供其自主登录访问的,包含任务分发、完成提交、资金结算等流程的供应链管理模块。
在线协同编辑。出版综合服务平台应当在流程管理的基础上,融合数字化生产过程,实现在线协同编辑,实现生产过程管理与流程管理的高度统一。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少量适用于出版工作的协同编辑平台,通过协同编辑,书稿可以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实现作者、编辑、排版、校对四方的在线及时传送,在云端实现编、排、校,大大缩短了出版周期。出版综合服务平台内的协同编辑,除了上述功能,还应当能够将生产过程嵌入到流程管理之中,将在线协同的编、审、排、校的生产过程替代原有ERP系统中“线上走流程,线下看书稿”的工作方式。不仅如此,还需要实现各个生产环节书稿的版本管理,一来可以对责任进行追溯确权,二来可以归档保存三审、三校及用于发印的电子书稿,三来可以实现资源的快速调取,以便下游电子书的销售,降低数字出版部门的时间成本。
融合出版是当前出版业转型发展的主旋律,其不应只是出版产品形态及营销方式的变化。出版单位内部数据、资源及生产方式的融合,以及与出版供应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也同样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出版综合服务平台是实现上述融合的一条较为可行的路径。出版单位在新形势下,应当转变发展理念,提升发展质量,更积极地借助新技术作好出版事业,迎接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