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祥草
红色旅游迅猛发展,直接推动了红色旅游图书出版的业态繁荣,特别是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红色旅游图书出版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肩负着更为重大的历史责任与使命。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出版繁荣背后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中国旅游出版社社长张润生将红色旅游图书普遍存在的问题形象地归纳为“高高在上”“板着面孔”“千篇一律”,即市场化程度低、传播方式缺乏创新、图书内容空洞。此外,“在现代生存方式的转变中如何实现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在多元文化冲击中如何实现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的价值再现,在文化传播媒介的瞬息万变中如何创新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育人路径”,从而破解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育人的困境,也是红色旅游出版在新时代必须直面的问题与挑战。
《红色旅游创意策划理论与实践》从基础理论研究、实践操作研究、出版质量研究等3个方面,对新时代如何做好红色旅游出版作了一些探索与研究。
首先,在基础理论研究上,新时代红色旅游图书出版应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在坚持红色旅游出版正确出版导向的同时,牢固树立并积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也为红色旅游图书出版提供了发展导向和价值遵循,不断推动红色旅游图书出版创新创优;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等协调发展;坚持绿色低碳出版;坚持开放发展,立足中国、面向全球,不断提升红色旅游图书的国际影响力;坚持共享发展、“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图书在促进红色旅游发展、提升文化自信中的作用。《红色旅游创意策划理论与实践》分上、下篇,上篇“灵感源于理论:红色旅游创意策划构思”基于红色旅游的现实发展、教育效果、创新设计等3个方面阐述了红色旅游策划的理论支撑,详细介绍了红色旅游策划的原则和理念,对红色旅游创意策划构思进行了科学阐释。
其次,在实践操作研究上,新时代红色旅游图书出版应以打造特色品牌为依托,加强品牌建设,发挥品牌效应,从而真正弘扬、彰显红色文化的软实力。《红色旅游创意策划理论与实践》是基于“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的基础上整合汇编提升而成,该大赛已经连续举办8届,秉承“守正创新”理念,优秀创新作品不断涌现,已经成为“红色旅游创意产业的先导和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展的添加剂”,可以说在红色旅游创意业界形成了良好的品牌;而“青少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充满活力的青春期间,思维敏捷、积极心强、想象力丰富,顾忌较少,因而更容易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产品”,以上这些,为该书在红色旅游创意策划的特色化、创新性上,提供了“先天”的优越条件。在下篇“灵感注入实践:红色旅游创意策划案例”中,精选“福建长汀红色旅游目的地策划”“大美三红”等10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案例,通过挖掘这些地方红色旅游资源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紧跟时代主题与热点,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等为主题,将红色旅游与传统观光旅游、体育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业态相融合,形式新颖、守正创新,进行线路设计、目的地设计、文创产品设计等,突出时代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凸显红色旅游育人功能。
最后,新时代红色旅游图书出版应以提高出版质量为根本,坚持高质量出版策划,细致打磨、精益求精,提供高品质的红色旅游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开拓红色旅游图书市场、扩大社会影响力,才能不被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出版市场所淘汰。这就要求做好红色旅游图书选题调研、论证、策划,在图书框架、内容设计上融入多媒体多业态,推动跨界、跨媒体融合。在“互联网+”时代,应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策划选题,将红色旅游图书融入区域产业链发展中,实现图书出版与教育、帮扶、餐饮、运动、休闲、影视等元素的创新性融合,提升红色旅游图书的产品附加值。基于此,《红色旅游创意策划理论与实践》的选题规划与内容设计,在业态上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研学旅游、文化旅游、养老旅游等相融合,主动串联度假休闲、保健养生、会议会展等,形成旅游产业链;在文化上推动红色文化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融合发展,并结合民风民俗、节事活动、传统工艺等要素对革命遗址和红色场馆进行合理开发,满足读者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体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