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11月13日,电子工业出版社举办建社40周年专家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交流40年发展经验,以进一步贴近电子科技产业行业,加强选题策划和出版规划,更多地推出反映最新科技成果、讲好中国科技故事的知识精品,努力培育出版“高原”和“高峰”,从而坚定文化自信,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来自中央宣传部、工信部、出版界的有关领导及专家学者等30余人,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和当前产业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电子社2023年重点选题规划进行深入讨论。大家对电子社40年取得辉煌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电子社近期选题策划和未来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将电子社建社40周年活动推向高潮。
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总编辑顾翀致欢迎词。电子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王传臣介绍了该社发展情况。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刘九如主持座谈会。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在座谈会上发言。
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局长冯士新、图书处处长王为衡,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一级巡视员(正局长级)程晓明、科技司副司长任爱光、办公厅新闻处二级调研员杜伟伟参加座谈交流。
电子社自1982年成立至今,40年来始终以科技出版为特色,从电子技术专著出版为发端,到打造计算机科技图书、电子信息教育出版强社,形成了线上线下全方位知识服务体系,实现了多次跨越式发展。从十几个人一年做十几本书起家,发展到今天拥有600多位员工,年出版新书2200多种,年销售码洋22亿的大型出版企业。
总结电子社40年的发展经验,最重要的一条是贴近产业行业,深入挖掘科技成果出版,形成优势特色。电子社目前正在制定2023~2025中长期选题规划和2023年出版计划,初步形成的出版思路是“扎进去、跳出来,融合出版”:即进一步深入扎进专业行业,做深做细科技出版,推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专著;跳出来,深入浅出面向社会大众,推出更多读者喜闻乐见的科普畅销书;实现图书、数据库、音视频数字产品等多位一体融合出版,推动电子社迈上新的台阶。
座谈会上还举行了优秀作译者颁奖仪式。电子社作译者库有3万多人,目前活跃在各个领域,与电子社保持紧密联系的专家学者有4000多人,其中有百余位院士,是他们在推动电子社不断出版精品和畅销书,促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学习成长和进步。为此特别设立“电子工业出版社40周年杰出贡献奖”,致敬40年来与电子社一路同行、以精品图书出版和知识信息服务影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并对电子社出版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和给予无私帮助的代表人物。经过读者推荐、基于相关数据和影响力进行提名、审核、评选,最终推选出100人授予“杰出贡献奖”。
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阳元,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国家制造强国专家委委员、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制造研究室主任屈贤明,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著名通信与人工智能专家杨义先,中电科技集团第 22 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北斗导航技术专家曹冲,中国仿真学会副秘书长庞国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有光,北京工业大学教授蒋宗礼,北京邮电大学讲师、《百家讲坛》主讲人赵玉平等来自电子信息产业行业的专家和优秀作译者发言,从不同角度对电子社成立40年创造的辉煌表示祝贺,对电子社抓住机遇、奋进新征程提出了殷切期望和众多具体建议。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宝安,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朱师君,电子工业出版社副总经理宋猋、秦绪军等参加座谈会并与专家进行深入交流。(穆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