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作家专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秦明:我为什么能把真实的故事呈现给读者?
  秦明 法医秦明,一线法医,悬疑作家。法医知识领域科普达人,千万级粉丝的警界大V。曾获得CCTV法治人物、华语原创小说年度作者、当当年度影响力作者、春风IP奖等荣誉。著有法医秦明系列、蜂鸟系列、守夜者系列、科普书系列。原著改编的影视剧播放量突破80亿,喜马拉雅有声剧总播放量超2.9亿。

  ■受访人:秦 明(一线法医、悬疑作家) □采访人:张中江、张佳璇(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法医秦明《天谴者》典藏版,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该部被誉为法医秦明系列众生卷·开卷之作的作品,在首发6年后,历经全书主线换血,30%深度修订,新增2起诡案,以及撰写再版序后回归,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视角的罪案世界。秦明在新版序言中分享了他曾被网暴的经历,为《天谴者》的故事注入了更为深刻的灵魂。在《天谴者》里,众生皆有面具,我们所看到的未必都是真相。当随商报记者一起揭开面具,探寻隐藏在面具之下的真相与人性。

  □《天谴者》典藏版对故事进行了重写,有相当比例的修订,请介绍一下修订的部分有哪些,作了什么新调整?

  ■《天谴者》主要的修订是主题的变化。我写《天谴者》第一版时,写法外执法的犯罪嫌疑人,法外执法的对象主要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当时主要讨论“每个人是不是应该有社会责任感”的问题。

  随着“众生卷”后面第2、3、4部出版后,每一部书的社会话题都比较明确,《玩偶》是家暴,《白卷》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反看《天谴者》时发现其社会话题并不明确,“社会责任感”让人印象不深,因此我对主题作出修改。

  其次,2022年时,我亲身经历了一场网暴,那段时间我发出的声音像被吸进一个黑洞,人们只愿意相信他们看见的,并不关注谣言里存在的漏洞。无论是网络热点事件 、网暴还是网络谣言等,这些都是社会热点议题,值得重视。

  《天谴者》典藏版被修改成与热点事件相关的主题,包括网暴、网络谣言等。主题一更改,随之而来的是主线案件的修改,主线案件进行重写以及增加了新的主线案件。此外,为了让内容更完善,单元案件进行小规模的修订,增加了我的个人工作感悟。据编辑统计,全文大概有30%的内容改变。

  □作为公众人物,可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网络上不同的声音?

  ■我将应对策略总结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实施起来最简单,即针对性地回复明确的问题。比如,网上曝出一张死者的照片,有人造谣说死者背后全是损伤,说明生前被人打了。事实上“损伤”是尸斑,尸体都会有尸斑,此时我们只需对尸斑进行针对性的科普,这个问题就能解决。

  第二个层次涉及办案思维逻辑的相关问题。若案子比较复杂,仅靠针对性地科普无法解决问题。比如《天谴者》里一个真实案件改编的故事,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喝完酒回学校时,宿舍门禁进不去,女孩喝得不省人事,男孩背着女孩到宾馆开房休息。清晨时女孩坠楼,接着男孩赤裸着上半身从房间跑出来,这是酒店监控显示的画面。该事件在网上报道后,大量网友认为男孩要性侵女孩,女孩在反抗自卫的过程中坠楼,男孩慌张地逃跑。事实上因女孩处于酒后的谵妄状态,导致意外坠楼,男女孩之间并未有性行为。警方发布通报后很多人不愿相信,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一开始先入为主的观念。因警方无法将整个案件的办案过程曝光对其通报结果进行解释,这种情况下,警方通报应详细地把一些能够证明他们之间没有发生关系的证据,比如“女孩没有遭受性侵的迹象”“女孩身上没有约束伤、抵抗伤”“现场的窗户现在有什么痕迹”“如果把尸体推出去窗户会有什么痕迹”等说清楚,这属于办案思维逻辑的普及。

  第三个层次是人们自身的法医学知识储备和意识。怎么让读者朋友遇到热点事件不瞎猜,不根据媒体报道的有限信息进行联想,最重要的是读者自身有一些法医学基础知识,可以自己辨别真伪,对媒体报道信息有自己的判断。培养这种判断能力,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科普作品,把我们工作的点点滴滴和思维逻辑灌输其中。读者阅读过后再看到热点事件,自然而然会有真实的办案逻辑。比如发现了一个碎尸块,是否可能是自杀?以前很多人无法理解碎尸块是自杀,但阅读了我的书后知道自杀也可以造成碎尸的现象,碎尸是自杀案情很常见的,这是思维逻辑的转变。我写书能够增加读者的法医学知识,这件事很有意义,所以我要把它写下去,让更多人能够领悟到这一点。

  □你觉得大家对法医行业不了解或者误解最多的是什么?

  ■现在基本没有误解的情况,绝大部分人对法医职业很崇敬。以前偏见较多,有人觉得法医晦气。之前我在微博上还和人吵过架,起因是针对某案件我在微博作科普,与他的理解不一样,他认为我在作假为官方辩护。他专门拿出《水浒传》里写仵作的一节来——西门庆与潘金莲把武大郎害死后,仵作收钱干事,仵作因没收到武大郎方的钱不愿意揭露西门庆与潘金莲的罪行。他说:“你看你们仵作自古至今都是一样的。”这让我很不舒服,虽不能说做法医行当的所有人都有一颗赤子之心,但我相信大部分人之所以能在法医行业坚持工作,是因为对法医行业的热爱。学医的可以当医生、开诊所,没有执业医师证也可到医学相关的单位工作,为何非要吃苦做法医?若无热爱,早从法医岗位调整至其他岗位。既然有热爱,我相信法医心中都有一颗红心,不可能因一些蝇头小利或其他原因去作假。不为死者说话,昧着良心做假鉴定——虽不能排除有这样的人但这是极少数,至少在法医行当里极少。

  □2016年根据《第十一根手指》改编的网剧《法医秦明》在搜狐视频播出,收获近20亿的播放量。现在长视频播出平台受到迅猛发展的短视频平台以及短剧的冲击。作为作者来说,对近年播出平台、传播介质的变化,有什么感受?

  ■我要非常感谢我的好友马伯庸。我曾为影视剧的品质参差不齐,在书籍被影视化过程中写作者没有话语权,发现了很大的问题,提出来他们却不一定改而焦虑。马伯庸说:“你真是爱闲操心,假如我作品的影视版权售出去了,我就不管了。术业有专攻,你做好一个文学创作者的工作不挺好吗?你干嘛非要到影视圈去掺和?”我当时醍醐灌顶,不管这部剧拍得怎样,只要演员演绎的初衷与我写作初衷相吻合,不为吸引眼球,而是为了宣传法医职业,让更多人能看到法医工作就足够了。没有哪部剧所有人都讲好或都讲烂,我现在对影视化不过多指挥,我只用把自己的小说写好就行。

  □目前短剧越来越火爆,你怎么看待网络短剧?

  ■我从来没看过短剧,我不抵触短剧,它自然有其受众群体。也许我是一叶障目或盲人摸象,目前大部分短剧都提供情绪价值即看完感觉很爽,我做法医工作这么多年,我认为社会最需要的是情绪稳定,是每个人的稳定情绪。短剧和我对情绪的认知理念不太一样,我觉得无论是阅读还是听书,这些都是能让你保持一个情绪稳定状态的很好方式,所以我更鼓励阅读。

  □目前法医行业与AI是否有结合?

  ■当然有结合。举个简单例子,与法医学相关的医学影像学,以前去拍CT医生看半天才得出结论,现在片子拍出来,AI马上给出诊断结果,哪个地方有结节,哪个地方骨折。AI能和医学紧密结合,和法医学更甚。我认为AI可以辅助法医但取代不了法医,法医职业接触的信息非常庞杂,需要结合实际经验和多维度的信息才能出具结论。比如死亡时间判断得准确与否,完全看经验,没有可套用的公式。死亡时间确认一般在死亡24小时之内,判断相对比较精准,结论与实际相差正负2个小时,可得出较具体的死亡时间段。但死亡24小时以上再判断精准死亡时间难度增加,能判断出死亡了一天还是两天,大概是白天还是晚上,能做一些大概范围的判断。如果死亡3天以上会更困难,判断结果是大概几天、大概几周或大概几个月。死亡时间越长越难判断,越短越精确一些。

  □《尸语者》从2012年开始动笔,在你12年的写作生涯中,从创作角度来说,有没有遇到写作瓶颈期或很大启发的时刻?

  ■写作生涯中随时随地在不停地迷茫、突破、启发……写作一开始是件很爽的事,但现在它有时对我是一种压力和负担。当我卸下压力和负担时,写作仍然很爽,能让我获得满足感,现在是爱上写作的状态。

  创作生涯中我有最重要的两个点。第一点是我的身份,我是法医,所以我能把真实的故事呈现给读者。第二点是运气,我的书恰逢其时出现在国内市场需要法医题材的时候,有很多其他法医写的比我好,只是我的书出版得更早。出于这两点原因,有很多读者喜欢我的作品,喜欢我作品的读者越多,我的责任越大,不能让他们失望,我要呈现出新的作品,不断突破瓶颈。比如说写了几本“法医秦明系列”后,写作模式基本固化,形成“1个主线案穿10个单元案”的固定模式。若继续这种模式写,读者产生审美疲劳后会失去新鲜感,所以我尝试新的题材突破瓶颈。“守夜者系列”是我在写了5本“法医秦明系列”后感觉到了写作瓶颈,我怎么写都突破不了这样的镣铐和牢笼。所以我策划了“守夜者系列”开始写完全不同的故事,4本书连起来是一部大长篇小说。

  在我又写了几本“法医秦明系列”后,我看到我爸的笔记,想到了写《燃烧的蜂鸟》,写到了过去我还没出生的年代和我刚出生的年代,尝试挑战高难度寻求突破。写“蜂鸟系列”的过程中,感觉非常爽,再回来写“法医秦明”系列变得更有动力和新鲜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出版视点
   第03版:传媒新媒/期刊高质量发展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创建70周年纪念特刊
   第06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创建70周年纪念特刊
   第08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创建70周年纪念特刊
   第09版:专题/出版机构自播调查
   第10版:专题/出版机构自播调查
   第11版:个性书店
   第12版:阅读推广
   第13版:出版报道
   第14版:出版报道
   第15版:世界出版
   第16版:资讯
   第17版:专版
   第18版:作家专访
   第19版:精品精荐
   第20版:精品精荐
   第21版:中缝
   第22版:中缝
秦明:我为什么能把真实的故事呈现给读者?
韩国国内有二十名作家可与韩江媲美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作家专访18秦明:我为什么能把真实的故事呈现给读者? 2024-11-29 2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