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阅读周报·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章锡琛:值得当代人学习的中国优秀出版家
《中国出版家·章锡琛》章雪峰著/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版/88.00元
  ○张艺璇(书评人)

  《中国出版家·章锡琛》从一个专业出版人的角度,审视章锡琛作为一个出版人和一个出版社管理者的功与过,同时记述了从民国时期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出版历史概况。该书不仅是一本人物传记,对当下中国出版业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借鉴作用。

  书中“出版家是如何炼成的”极好地浓缩了全书的精华。不管是与时俱进的新思想、细分市场的企业理念还是以质取胜的竞争策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策划理念,都依旧适用于当下的出版市场,同样值得当下的出版社学习。作为民国时期的“七大”之一,开明书店真正做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既有保质保量的常销书,又不乏一炮打响,引起社会关注的畅销书。相比之下,如今许多出版社的策划编辑缺乏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做出来的选题或者盲目跟风或者新瓶装老酒,丧失了编辑应有的创新性。

  作为开明书店的掌门人,章锡琛所具有的战略眼光与商业意识也值得当下出版人与出版社学习,有些做法放到今天也依旧适用:尽管知道出版《辞通》是一门亏本买卖,但是出于其对学术研究的重大意义和开明书店缺乏大部头巨作的考虑,章锡琛坚持出版了这部鸿篇巨制,这一“呆子”行为反而成就了一套经典畅销书;而在出版了“二十五史”后,开明书店积极开发了一系列衍生产品,完善了这一系列图书的产业链。尽管是数十年前的案例,但这种衍生开发的概念不正贯穿在当下火爆的IP产业之中吗?章锡琛在民国如此动荡的时代都能开辟一番天地,处在数字出版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出版人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创新,不去奋斗呢?

  当下的出版行业既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也处在一个最坏的时代。就拿图书来说,尽管数量可观,但当下的书籍有多少真正做到了质量优良,多少是为了传播文化而服务,而非为了追随潮流?纵向来比,如今拥有比民国时期更为丰富资源的出版人们为何做出的书还不如当时环境艰苦的前辈呢?横向来看,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文化知识丰富,出版历史悠久,但为什么不管是书籍内容抑或是装帧设计甚至有时不如我们的邻国日本呢?当下的出版社是否真正承担了作为一个文化企业引导社会阅读潮流应有的责任呢?这些问题,着实应该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出版行业的关注。

  古人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章锡琛作为中国优秀出版家的经历值得今人乃至后人学习借鉴,该书最大意义也正在于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产业观察
   第03版:传媒中国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中国编客
   第06版:特别策划
   第07版:中国编客·专栏·视界
   第08版:中国编客·牛编做出版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中国阅读周报·书评·童书
   第11版:中国阅读周报·综合
   第12版:中国阅读周报·特别推荐
《望春风》:作家对故乡的回眸与反思
章锡琛:值得当代人学习的中国优秀出版家
用文字唤醒人们记忆中缺失的泥土情怀
饱览天津洋楼 品味城市文化
《那些经典,温暖光阴》:语文课堂教学的引航灯
相框里的饕餮盛宴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向上的力量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携手尼山书屋走向世界
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阅读周报·综合11章锡琛:值得当代人学习的中国优秀出版家 2017-03-28 2 2017年03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