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成长教育/研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遗址研学读本破译考古现场

  4000年前矗立于黄土高坡的古城墙为何被称作“华夏第一门”?一座冶铜遗址靠什么支撑了夏商周时代灿烂的青铜文明?中国的本土彩陶文化是如何被误解为起源于西方,又是如何被考古学者的铁证推翻的?这些问题,是对中国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索。问题的答案,藏在数千年前的考古遗址里。近期,参与发掘这些遗址的考古队长们,藉由《考古队长现场说·中华何以五千年》这本书的出版,为公众破译文明的密码。

  据悉,本世纪初,国家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考古调查发掘为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这个项目收获了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那些直击中华文明本源的遗址,是古代社会的窗口,承载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参与发掘遗址的考古队长们,拥有权威的第一手资料。基于此,山西三晋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乔琰策划了《考古队长现场说·中华何以五千年》(三晋出版社)一书。该书选取与中华文明起源密切相关的18处典型大遗址或者都邑遗址,包括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陕县庙底沟、四川新津宝墩、湖南洪江高庙等等,用一线考古队长介绍考古发现及背后故事的形式,鲜活讲述考古发掘过程中的奇妙、惊喜、探秘以及每个遗址独具特色的文物古迹、所体现的文化价值等,用考古发掘出的实际证据,力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及多元起源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本汇聚大量考古现场资料的读物,内容具体翔实、生动形象,可以很好地辅助遗址类研学实践活动以及探究学习。(刘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新视野
   第03版:分销新视野
   第04版:分销新视野
   第05版:出版报道
   第06版:出版报道/爆款案例
   第07版:业者论坛
   第08版:行情报告
   第09版:成长教育/研学
   第10版:成长教育/研学
   第11版:精品推荐
   第12版:精品推荐
《安徽省历史地图集·古旧地图卷》收录古旧地图339幅
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动项目学习新形态
从“蜜探研学”看亲子研学的下一个可能
用STEM方法讲好中国非遗故事
遗址研学读本破译考古现场
山东新华暑期研学主题多样
中国图书商报成长教育/研学09遗址研学读本破译考古现场 2021-08-17 2 2021年08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