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优案推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人工智能介入图书出版的三个阶段与伦理困局
~~~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詹 喜 赵雷霖. 做匠人 守匠心 打造精品力作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3-21(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匠人 守匠心 打造精品力作
  《中国土壤剖面数据集》(25卷)

  张维理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6月版/12000.00元/ISBN:9787573912770等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学术精品 土壤资源

  ○詹 喜(浙江出版联合集团) 

  赵雷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在学术出版领域,编辑需要怀揣匠人之心,默默耕耘,追求卓越。《中国土壤剖面数据集》的出版历程,正是这一精神的生动体现。

  该项目入选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并在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下,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24年6月正式出版。作为一项重大出版工程,该数据集共25卷,版面字数达2751万字,历时7年完成,是我国土壤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该项目的编纂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全国20余家科研单位共同参与,首次全面整合了我国土壤质量与土壤过程的科学观测数据。通过分析主要土壤类型与剖面点分布图、土壤剖面理化性状表等形式,该项目系统、完整地呈现了我国土壤资源的基础数据。

  这一成果的成功出版,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作者团队的精心编撰、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出版团队的长期努力,以及三届出版社领导班子的大力推动。这些因素共同成就了这项土壤科学领域的里程碑式成果。

  精心策划,争取国家立项

  《中国土壤剖面数据集》的编撰基于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我国1∶5万土壤图籍编撰及高精度数字土壤构建”。该项目完成的土壤图及其属性数据是我国迄今为止对土壤资源和土壤质量最为完整的科学记录。然而,由于1∶5万土壤图属于保密数据,尚无法对外发布。

  为满足农业、环境、气象等领域对土壤科学数据的迫切需求,策划编辑在获悉相关信息后,第一时间联系了项目首席科学家张维理。经过多次沟通,成功说服作者团队开展数据缩编与表达工作。2017年3月,作者团队正式启动了《中国土壤剖面数据集》的编制。

  在与作者团队沟通的过程中,社领导始终高度关注并对项目给予指导。在与作者团队达成出版意向后,策划编辑向社班子汇报了项目情况,得到了全力支持。经过精心策划,该项目顺利增补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极大鼓舞了编辑和作者团队的信心。依托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相关支持政策,该项目享受了重点图书出版的优惠政策,为编辑团队提供了更多资源和支持。

  在经过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编辑团队将该项目申报国家出版基金,并成功获得立项资助,为该项目的出版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心打造,确保图书质量

  为了将《中国土壤剖面数据集》打造成精品出版物,编辑团队在组稿、地图编制、编校质量、装帧设计和印制质量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做深、做实组稿工作。该项目自启动之初,策划编辑便深度介入,参与制定书稿大纲和样稿,确保了内容与格式的准确性和系统性,并与作者团队反复探讨地图专题内容的表现形式。在撰写阶段,编辑团队从出版的角度为作者团队提供建议,持续跟踪写作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有效降低了初稿错误率,保证了稿件的高质量。

  攻坚克难完成地图编制和送审。该项目包含多达2411幅土壤专题地图,数量庞大,编制难度高。为确保地图质量,出版社特委托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专业地图出版机构——中国地图出版社承担相关编制工作。期间,两任出版社社长亲自带队拜访中国地图出版社,积极推动项目进展并谋划地图送审工作,为地图的高质量编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地图管理条例》《地图审核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以及2022年3月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委托开展地图审核工作的公告,出版社需将该项目中的地图提交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审核,通过审核并获得审图号后方可出版。作为首批受自然资源部委托开展地图审核工作的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在接到该项目的地图送审申请后,分批开具协审公函委托全国各地自然资源厅或直属测绘局协助审核该项目。在实际地图送审过程中,大部分省份和自治区的审核单位都给予了配合,但是部分省份审核单位出现了推脱、拒收的情况。为此,项目负责人多次前往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地理信息管理处沟通情况,推进工作。2023年4月初,自然资源部调研组前往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开展调研。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将该项目地图送审情况向调研组做了专项汇报,探讨地图审核事宜,后在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的帮助下彻底解决了该项目地图送审问题,自此该项目的地图送审工作得到极大推进。在出版社和作者单位、制图单位、审图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地图通过了技术审查,获得了审图号,确保了图书专题地图的高质量。

  严格把控编校质量。在编辑加工过程中,编辑对土壤分类和数据进行了严格查证,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无误;对注释、参考文献等进行细致核对,并进行了规范化的调整。出版社为该项目委派了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校对人员担任责任校对,并严格执行了“三审三校”制度。在此基础上,为追求高质量出版,编辑团队还为该书增加了校次,逐字逐句仔细斟酌、反复核对,并组织多位出版专家和土壤科学领域专家进行印前审读,精心打磨,以确保图书内容和编校质量优秀。

  精心做好装帧设计。学术著作的装帧设计需要兼具学术性与艺术性。为了确保该书在装帧设计上的美好呈现,出版社委派了设计经验丰富、屡获得国家级图书装帧设计奖的美术编辑担任责任美编。在多轮细致的沟通、对比和优化过程中,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深入探讨设计理念与表现风格,历经多次磨合与调整,确保封面设计能精确反映该书主题。责任编辑利用小程序广泛征集了来自出版界、科研领域专家以及90后年轻群体等多视角的反馈,并经三审层层把关,最终敲定了封面方案:封面采用特种纸的浅咖色,象征土壤的颜色;黑色多层线框寓意土壤的多层结构;红色书脊与浅咖色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显了项目的吸引力。这一设计庄重典雅又不失灵动,赢得了作者团队和读者的一致好评。整个装帧设计过程不仅显著提升了该书的视觉吸引力,更彰显了出版团队的专业素养与团队协作精神。

  选择适合的纸张,把好印制质量关。为确保书中收录的专题地图能达到最佳展示效果,选择合适的纸张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显得尤为关键。经过周密考虑和反复比较,美术编辑和责任编辑最终决定选用128克亚光铜版纸作为内文用纸,进口特种纸作为封面用纸。在责任编辑签署确认纸样之后,该书所选用的纸张类型得到了最终确定。

  选择一家优质的印刷厂,并对印刷工艺进行严格监督是确保该书成为精品图书的关键环节。经过对各家印刷厂的合作情况和优势进行比较分析,出版社决定委托浙江省内享有优秀口碑、专长于艺术类精品书刊制作的绿色印刷企业承担此次印制任务。印刷厂严格遵循印刷质量标准和《委托书》制度,责任编辑、责任美编、责任印务亲临印刷现场,严格监督印刷工艺,确保颜色准确、层次分明,最终实现了高品质印制。

  精心做好宣传推广

  高质量的学术著作不仅需要精心编制,还需要有效的宣传推广。为扩大影响力,在社长的大力推动下,该项目于2024年12月5日(第11个世界土壤日)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首发式——“赓续四十载,再‘普’新篇章暨《中国土壤剖面数据集》新书发布会”。

  发布会上,多位院士和专家高度评价了该项目的学术价值,认为其凝聚了几代土壤科学家的心血,是我国土壤科学领域的标志性成果。该项目的出版不仅为农业、环境、地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还将继续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粮食安全保障提供重要支持,同时为全球土壤科学研究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这一成果的出版,不仅奠定了科学数据普及和跨领域合作的基础,还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形象提供了有力支持。该项目的发布得到了央视《朝闻天下》、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显著提升了社会关注度。

  结语

  《中国土壤剖面数据集》是匠心精神的结晶,其成功出版不仅是我国土壤科学研究领域学术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出版行业精细化运作的典范。从内容策划到营销推广,每一步都体现了出版团队的专业性和对品质的追求。

  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匠人精神,致力于打造更多学术精品,为推动科学研究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2025春季馆配专刊/馆配报告
   第03版:2025春季馆配专刊/馆配商
   第04版:2025春季馆配专刊/广告
   第05版:2025春季馆配专刊/广告
   第06版:2025春季馆配专刊/综合
   第07版:分销新视野/营销金案
   第08版:2025春季馆配专刊/广告
   第09版:2025春季馆配专刊/广告
   第10版:出版报道
   第11版:出版报道
   第12版:2025春季馆配专刊/广告
   第13版:2025春季馆配专刊/广告
   第14版:出版报道
   第15版:世界出版/伦敦书展专题
   第16版:2025春季馆配专刊/广告
   第17版:优案推介
   第18版:业者论坛
   第19版:精品精荐
   第20版:年度好书·优案推介
   第21版:中缝
   第22版:中缝
与人工智能“纸”上谈兵
做匠人 守匠心 打造精品力作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优案推介17做匠人 守匠心 打造精品力作 2025-03-21 2 2025年03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