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期间,11月15日到17日,“《人民文学》,人民阅卷”系列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邀请众多读者现场“阅卷”。
今年初,《人民文学》走进“与辉同行”直播间,发表“文学寻亲”宣言,累计观看人数895万,获得上亿次点赞,达成200万册订阅量。此次,《人民文学》又创新性邀请与杂志合作多年的作家、“与辉同行”直播间读者和关心支持刊物发展的各界伙伴60余人,展开文学交流。此类形式和规模的活动在杂志近年工作中也是第一次。
此次在南宁的活动,《人民文学》非常注重运用新媒体,主动融入现代传播格局。除了短视频记录、传播活动,与杂志读者积极互动之外,连深度参与活动的20位“与辉同行”读者,也是创造性通过抖音平台公开选取的。事实上,《人民文学》杂志早在2022年初就开设了“人民阅卷”专栏,让读者心声首次正式进入公众视野。2023年,举办“我与《人民文学》征文”暨“寻找老读者”活动,从历史来路中寻找未来之路。
《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介绍说,“人民阅卷”活动3年来社会影响力大,对刊物发行助推作用更加凸显,但绝不能仅仅当成文学活动、发行活动,更是深入基层、深入人民调研、汲取养分的机遇,要进行更多更深层次的思考,即如何通过‘编、创、读、评、推’模式,改进选稿、编刊和出版推广这一系统机制,去努力完成孕育催生一批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这一核心任务,从而实现文学从高原走向高峰。
在11月16日的座谈交流会上,包括莫言、陈彦、吴志良、彭学明、关仁山、欧阳黔森、汤素兰、肖勤、丁晓平、蔡崇达、李琸等著名作家和文坛新锐,分享了自己与《人民文学》的渊源。
与众多作家的讲述相比,来自读者的分享更加鲜活可感,令人动容。不少人阅读文学多年,很早就看过《人民文学》杂志,今年又通过直播,重新与杂志建立联系。
除了与作者、读者的文学交流,在此次“《人民文学》,人民阅卷”系列活动上,由辽宁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人民文学》文库“光的赞歌”,也与读者见面首发。
(张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