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11月15日,“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研发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日前,该模型已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是国家级法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也是法律行业的基座大模型。
发布会上,人民法院出版社总编辑余茂玉,人民法院出版社副总编辑、人民法院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林志农,人民法院出版社总编辑助理、人民法院电子音像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张承兵依次介绍“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建设情况并答记者问。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副局长姬忠彪主持发布会。
“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定位于法律行业基座模型,既是一个为法治领域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底层能力的基座模型,也是一套为保障法律人工智能安全发展,配套安全治理机制,提供数据资源、算力资源、评测资源的服务体系。
该模型在清华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的千亿参数通用大模型基座上,投入最高人民法院“法信”等多个法律大数据平台,经过高质量专业标注的3.2亿篇、共计3.67万亿字的法律文献、裁判、案例、观点等数据语料,融入人民法院电子音像出版社历时10余年搭建的包含18万法律知识体系编码的“法信大纲”,在各级法院、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为期数月的预训练、优化训练、监督微调和多轮测评,最终形成研发成果“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
未来,人民法院出版社将锚定“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作为国家级法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关键定位,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审判执行、纠纷化解、法律服务等方面的应用。(靳艺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