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11月16日,由商务印书馆与复旦大学青书馆联合举办的“浮世有德,永恒上升:新译《浮士德》分享会”在沪举行。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文系教授李双志、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比较文学系副教授王凡柯作了精彩对谈。
李双志介绍了《浮士德》长达60年的成文史。他认为恢弘厚重是《浮士德》的一面,其另一面是轻盈,只有把恢弘厚重与轻盈结合在一起,才能看到真正的《浮士德》的美。李双志指出,谷裕译本据实翻译,贴近原文文本,雅俗得当,吸收了几十年来德语文学的研究成果,又注意扫清异文化的障碍,打开了新的《浮士德》的世界。
王凡柯指出,读《浮士德》有其现实意义。我们需要一种向上的超越力量,引领我们向前。她认为无论是学术圈的读者还是大众读者都能在谷裕译本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谷裕新译《浮士德》是中文世界第一部注释研究本。全文约三分之一篇幅提供边注、脚注、说明、简评,扫清阅读障碍。商务印书馆2024年新书《浮士德》(典藏版)装帧精美,每套书带有独一无二的收藏编号,特别赠送由书中插图创意而成的周边文创。
又讯 11月16日至17日,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浙江大学外国研究所、《世界哲学》编辑部、《哲学研究》编辑部在杭州共同举办首届中国非洲哲学论坛,论坛主题为“非洲哲学与世界哲学”。此次论坛得到《西亚非洲》编辑部、《中国非洲学刊》、《浙江社会科学》、《浙江学刊》及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的学术支持。
论坛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院长王俊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志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韩震、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孙周兴分别致辞。王俊和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编辑朱健向与会学者介绍“非洲思想译丛”和相关项目研究情况。
会议共有5个主旨报告,韩震、中国非洲研究院《中国非洲学刊》编辑部主任吴传华、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郑祥福等学者围绕解构西方中心论的哲学史叙事、中国关于非洲区域国别研究的整体状况、非洲反殖民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中国三大全球倡议的哲学内涵、非洲哲学的总体特征和当代流派等论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会议还安排了3组专家报告、2组青年论坛。本次会议是汉语世界首次以“非洲哲学”为主题组织的学术研讨会,为汉语学界系统性地深入研究非洲哲学奠定了第一块基石。(张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