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见习记者 管若潼 整理
在今年举行的第46届世界期刊媒体大会(World Media Congress 2024)上,经中国期刊协会推荐,航空知识杂志社社长、《问天少年》主编俞敏,围绕内容原创、媒体融合及市场运营等话题在大会上作主旨报告,得到现场各国参会代表及大会主办方国际期刊联盟的广泛关注与好评。俞敏回忆,作为唯一发言的中国期刊人代表,她当时紧张而兴奋,她的报告给国外同行留下了深刻印象,报告结束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国际期刊市场整体都在下滑,有比较好的以内容占领读者市场的成功案例,同行们都很兴奋。”近日,国际期刊联盟官方网站头条刊发了俞敏的演讲内容,本期特此编发,以期为更多期刊人提供思考。
当下,新技术构成了最重要的文化环境,青少年更需要拓宽知识的边界,从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航空知识杂志社于2022年推出了《航空知识》少年版——主要以6至18岁青少年为读者对象的《问天少年》。该杂志2022年推出后,首期销量就达5.8万册,全年发行量达69.6万册,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那么,《问天少年》有什么魔力能在期刊倒闭潮中逆流而上,成为期刊市场中一颗新星。
从内容到风格,为科学插上想象力的翅膀
航空知识杂志社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科学杂志之一《航空知识》的出版方,《航空知识》创刊于1958年,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册。多年来,航空知识杂志社已在科普出版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2022年,《航空知识》决定推出少年版,而这个决定,成为杂志社在时代浪涛中的一个关键节点。“《问天少年》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2022年,它在中国出版业掀起轰动,根据首年收入排名科学杂志第9位,并获得多项殊荣。”俞敏说。
少儿科普在于播种、在于启迪、在于引导孩子们种下探索科学的种子。据俞敏介绍,《问天少年》的编辑委员会由航空航天领域的专业科学家组成,极大程度地保证了期刊科普内容的专业性;《问天少年》的写作团队由航空航天领域的学者、知名大学的教授以及航空、航天和天文学专家组成;每期《问天少年》都包含200多张高质量照片,与简洁、引人入胜的文字相配,共同激发青少年对阅读的热情。
俞敏表示:“该杂志将科学与想象力相结合,吸引了中国的下一代,并迅速跻身国内顶尖青少年科学出版物之列。《问天少年》提供具有全球视野的原创中文内容,辅以插图,以易于阅读的科学形式呈现,并适应现代青少年的阅读习惯。”
杂志中的图片包括直升机、宇宙飞船和飞机的壮观照片,以及计算机生成的航空母舰3D模型,这些图片开启了青少年对科学世界的视觉感知,让科学从冰冷的理论中挣脱出来,变得鲜活而易于理解,它们在科学家与青少年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消除了因知识鸿沟产生的距离感。
鉴于目标读者群体较为年轻,数字插图在《问天少年》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例如,一篇关于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文章就配有一张飞机飞行路线的插图。通过研究插图中飞机的飞行路线,青少年可以了解谁在控制天空中的飞机以及它们遵循的交通规则。俞敏说:“插图使科学变得鲜活且易于理解。它们降低了阅读难度,缩小了科学家与青少年之间的距离,使青少年能够掌握科学概念。”
优秀的少儿期刊,不仅适合青少年,成年人同样也能从阅读中受益。俞敏表示,《问天少年》不仅深受青少年喜爱,也赢得了他们父母的青睐。
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的综合素质培养
实践出真知,《问天少年》深谙此道。每期《问天少年》还包含动手项目和实验,以增强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并设计了一些小任务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杂志包含两块发泡聚苯乙烯板,可以组装成飞机、轮船、火箭或卫星等模型,方便孩子们利用日常生活中容易找到的材料来做各种小实验,让科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上,同时关注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问天少年》还通过一位名叫小问的角色进一步吸引年轻受众,小问通常以宇航员的形象出现在文章、视频、产品和各种线下活动中。宇航员小问这一形象的引入,成为杂志与青少年读者情感连接的纽带。
酒香也怕巷子深,优质内容同样需要有效的推广策略。在保留传统邮政发行渠道的基础上,航空知识杂志社敏锐地捕捉到新媒体时代的脉搏,积极拓展电商触角。《航空知识》在保留传统的邮政发行渠道的基础上,采用创新的新媒体宣传策略来发展电商渠道。
它与国内最大的在线杂志销售平台杂志铺合作,并成为其推荐的出版物之一。杂志铺覆盖中国所有主要电子商务平台,每月平均吸引330万活跃访问者,点击量达1150万次。该品牌还巧妙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利用约2000名网红,包括在抖音上进行直播电商活动。每月330万活跃访问者和1150万次点击量的数据背后,是无数青少年与这本杂志相遇的可能。多维度的营销模式让杂志走进青少年群体,打破了传统科学杂志的传播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