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根(韬奋基金会理事长)
刘署长站位高、水平高、品格高,是出版界的“高人”。
站位高。本世纪初,出版界一下子成立了许多家出版集团,要“造大船”。刘署长对此是鼓励支持的,同时又有自己冷静的思考。出版集团与一般的企业集团有什么区别呢?他说,企业集团靠兼并重组迅速发展,可是出版企业之间的兼并由于政策的限制,目前还是很难的;企业集团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出版企业集团是否也能这样做?我国的出版集团、出版社在几十年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刘署长多有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刻,对我们当年研究思考中国出版集团的改革发展,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至今仍对出版界有普遍的启示意义。
水平高。他实际主持制定了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出版法规和政策文件;他的著作和文章,思虑深刻且观点鲜明;他的讲话,从不照本宣科,既缜密又好懂;他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凡是接触他的无不交口称赞;他的贡献,从出版管理到制定政策法规,从加入国际版权公约到规范国内市场、“扫黄打非”,从出版单位建设、出版学科建设到编辑理论研究和编辑人才培养,涉及到出版工作的方方面面,至今仍有启迪和借鉴价值。
品格高。我们都知道刘署长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患病老伴的例子。怎样对待亲人,是怎样对待同志的最好镜子。1998年,在第三届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奖颁奖大会的间隙,刘署长对我说,你的报奖材料中,《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编辑体例》看起来像是一本小书,我是认真看了的,看得出你是下功夫编书的人。这是刘署长第一次与我对话,他的话,让我大为感动、备受鼓舞。那一届的获奖编辑有76人,参评而未获奖的编辑还有很多。这么多人,这么多材料,刘署长不仅都看了,还能记得住细节。刘署长的肯定和鼓励,体现了出版界老领导对于青年编辑的关怀之深、爱护之切、扶持之力,使我终生难忘。
与刘署长接触多的人,叹服他;接触少或者只是读过他著作、听过他讲话的人,敬佩他;了解当代出版史的人,也都对他高山仰止。贤者虚怀若谷,仁人习静如山。刘署长,出版“高人”也;高人者,风范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