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疆(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健康出版分社医学图书编辑部主任)
人工智能时代给出版业带来巨大变革
出版行业的热点话题“第一本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图书《锂离子电池:机器生成的当前研究摘要》5个月就能出版”还没降温,“人工智能在出版业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又成为2024法兰克福书展广受关注的焦点话题。参展专家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助力出版业的发展将更快、更透明。近几年人工智能突破式发展,随着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预训练等关键技术加速迭代更新,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呈现出飞跃式发展,并对出版行业的每个环节都产生深远影响。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它依托深度学习算法,建立复杂神经网络模拟人类思考、创作过程,整合生成创新的内容。
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出版三大能力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赋予传统出版更强大的信息集成和整合能力,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广博丰富的内容资源。生成式人工智能具备平行学科学习能力,能够自动整合多渠道来源数据资料,基于大数据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生成多学科交织内容,提升内容丰富性。第二,智能化数据整合。AIGC能够依靠知识图谱、语义分析等高新技术,实现数据资源的智能整合。在一系列技术手段的支持下,编辑能很容易突破自身知识储备数量限制和广度限制,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勾勒某一领域的情况,根据不断增长的数据资源及其中深层关系挖掘出新内容。第三,高效挖掘、筛选实用的信息资源。AIGC还能通过自然语言大模型训练技术,自动从外部资源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出版单位提供丰富、有用的信息资源。它还可以促进出版单位与其他媒体、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人民卫生出版社推出人卫标准临床专科知识库后,原本需要两年完成的编写工作,借助AI 6个月便完成。
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编辑具备6项重要能力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人工智能大背景下,编辑需要储备哪些能力呢?
借助大数据开展选题策划的能力 在选题初期,大数据分析经常发挥高效筛选同类选题的作用。编辑通过对多维度数据内容的加工、分类和处理,对同类书市场了解更加高效,使图书出版工作更加顺畅。
借助新媒体强化与读者沟通的能力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图书出版行业面临巨大压力,编辑有效应用新媒体技术可以与读者建立畅捷沟通交流的桥梁;增进与读者的互动;提升整体的行业服务水平。编辑可结合新媒体技术构建媒体交流平台,通过抖音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线上沟通、销售、售后交流服务。通过线上电子平台的建设,拓展与读者沟通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及时反馈好的建议,从而开展有针对性改进和内部优化,继而促进图书出版行业整体质量和出版水平的提升。
扎实牢靠的编辑能力 人工智能初期,生成内容的逻辑性、严谨性、准确性与传统出版内容比还存在差距,编辑需要对稿件的内容进行审核和修改,确保稿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内容编辑过程中尤其要注重文稿语言表达的规范,避免出现逻辑错误或内容重叠性错误。编辑还需要对书稿的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更加合理、清晰、易读。
驾驭审校新业态的能力 我国传统出版流程重视“三审三校”基本制度,通过三个审、校次的通读、审查与修改,确保出版物内容质量。审校流程是一个细致严谨的过程,编辑需要对文稿中的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差错,词语、术语差错及错字别字等进行审查、修改。智能编校系统成为人工智能再造出版流程的助力工具。系统利用内置资源库、数据库对导入的稿件进行检测,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各类错误并做显著性标记,再基于人工智能提出对应修订意见,实现出版效率有效提升。知识产权出版社开发的智能图书编校排系统中,智能编校排模块包括智能审校、痕迹可查、电子校对、快捷版式设计、格式间相互转换,这些模块共同协作,实现了图书审校的智能化、排版的便捷化以及输出格式的多样化。编辑熟练应用,可提高出版效率和图书审校质量,减少重复性劳动,节约不必要开支。
智能营销的能力 通过大模型AIGC能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与交互数据,推断其地域分布、消费习惯、阅读偏好等多维信息,设计并生成个性化营销方案、海报、推广文案,并选择最合适渠道向目标群体精准投放,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算法测算出图书定价、印量,作为编辑的印制参考数据,可以使得单本书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
深度学习成为“智慧型”专家的能力。AIGC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将智能出版由数据化智能出版提升到AIGC出版的更高级发展阶段,丰富信息源、海量语料库、大模型的成功运用,使AI设备可以实现内容构建的快速响应、智慧型、精准化,满足用户在自我学习、跟师教育、音视频听读等方面的内容、形式需求。编辑掌握并借助AI工具,可以在新业态出版工作中使自己成为“智慧型”专家。
AI给出版带来了创新内容生产、创新翻译与编辑校对、创新营销方式、创新产品形态与服务、创新流程管理等全流程的赋能与提升。AIGC不仅推动出版行业从内容创作、编辑加工到营销推广的全链条、智能化升级,还重塑了出版产业内部的关系逻辑,在打破传统出版流程中的线性与静态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的即时性、交互性和个性化传播。面对前沿技术革新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编辑应积极储备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勇于探索人工智能应用潜力,通过技术赋能提升内容质量、优化用户体验、拓宽市场边界,共同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