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洪
2013年是武汉保卫战、武汉空战75周年。当年,《长江日报》社正式立项,4月下旬开展“武汉上空的鹰——寻访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跨国寻访报道活动。5月,报道组记者从武汉出发,辗转南京、北京、南昌多地,深入中俄两国战场旧址、烈士故里、图书馆和档案馆等地。
寻访报道中获得的大量材料,例如历史照片、证章、遗物、史料等,受到俄罗斯中央卫国战争纪念馆和国内文博机构的重视,后期连同面向全球征集的文物、史料和艺术作品,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在武汉市解放公园一处固定展陈点向公众展出。
新闻媒体报道虽覆盖面广、影响广泛,但仍存在史料保存零星、难以长久保存的缺憾。于是,将报道成果结集出版便成为当务之急。《武汉上空的鹰》(中文版)一书对跨国寻访活动进行了全程记录。
适逢2016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之际,武汉出版社启动了该书俄文版版权输出和编辑出版工作。2016年3月与俄罗斯伏特加国家博物馆签订《武汉上空的鹰》(俄文版)一书的版权输出合同。
《武汉上空的鹰》版权输出、落地出版的经验与措施有以下五点。一是选择适合版权输出的项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两国人民相互扶持、支援,并肩战斗。选择《武汉上空的鹰》一书作为版权输出项目,契合中俄两国的历史事实和现实情感。
二是选好版权输出合作对象。武汉出版社最终选定俄罗斯伏特加国家博物馆作为合作对象。该公司是俄罗斯国防部关联企业,拥有独特的档案资料,包括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档案。《武汉上空的鹰》(俄文版)正式出版后,由该公司负责在莫斯科举行新书首发式,并邀请了俄罗斯外交部官员参加。
三是选择适合的译者。担纲《武汉上空的鹰》(俄文版)翻译出版工作的亚历山大·尼基申,系俄罗斯收藏家联盟主席、作家,也是研究这段历史的专家,曾参与了多部书籍和专辑的写作和绘画材料的收集。在该书翻译过程中,他是带着泪完成这项翻译出版工作的。为了能让更多俄罗斯读者了解这段历史,他在俄文版中适时地增加了不少自己搜集的第一手历史图片和有关武汉的资料,为的就是更好地满足俄罗斯读者的阅读习惯。
同时,为适应俄罗斯民众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要求,《武汉上空的鹰》(中文版)的封面颜色为红色,而俄文版封面则改为红蓝两色。同时,俄文版封面印有中俄两种文字的图书信息,并增添了1949年10月17日《解放日报》对苏联空军志愿队的一段评论文字和“俄罗斯—中国合作项目”等信息,以彰显《武汉上空的鹰》(俄文版)是中俄两国出版机构通力合作的又一成果。
四是以“武汉上空的鹰”相关活动或节目为依托。2017年,中国出版协会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参考》杂志社联合发起主办第十六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推介活动,《武汉上空的鹰》脱颖而出,荣获2016年度输出版优秀图书奖。
五是积极申报各种奖项或荣誉,进一步扩大影响力。2015年6月11日,《长江日报》获得俄罗斯总统普京签发的“1941~1945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