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精品精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关键词 京剧文化 选题 经典故事
~~~关键词 老龄化 健康知识 生活质量
~~~关键词 植物学 生物演化 园艺体验
~~~关键词 跨国报道 版权输出 流程解析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政策研究 产业创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城北给孩子讲京剧故事
关键词 京剧文化 选题 经典故事
《京剧的故事》徐城北著 韩伍绘/长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6月版/30.00元

  ○梅若冰

  做编辑的第五年,我终于遇到了一本带来惊喜的书。《京剧的故事》延续了长江文艺出版社“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系列产品线,又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依托,自入选“百班千人”小学暑期六年级共度书目,这一小众题材的少儿图书瞬间进入大众视野,受到广泛关注。

  一本书的市场体量,内容决定了一半,题材则决定另一半。《京剧的故事》的作者是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文《京剧趣谈》的作者徐城北。徐城北早年在中国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向学术研究,专注京剧文化和京剧艺术,录制过《百家讲坛》。我对其作品进行归纳、分类,发现了一本题材特殊的《过往的君子听我言:京剧闲闲说》。

  该书初版于2004年,内容几乎涵盖京剧文化的所有基础元素,是徐城北的京剧普及类专著。从前言和后记的表述来看,它有可能是作者集中精力,为少年儿童量身创作的一部图书。在2019年编辑《京剧趣谈》时,我编选了其中13篇文章,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了适当延伸。《京剧趣谈》出版后,先后加印了几次,读者反馈普遍向好。

  汇编而成的《京剧趣谈》毕竟打乱了原作体系,破坏了整体结构。对于读过课文的孩子们来说,如果能有一部以更高层面、更大视野、更有趣的表达来系统讲述京剧的童书,应该是一个好选择。经过系统思考和对比后,我更笃定了签下这本书稿的念头。

  在选题成型时,我首先想到的问题就是要不要更改书名。《过往的君子听我言》这一书名来源于传统京剧《玉堂春》中的经典唱段《苏三起解》,契合了京剧的“启蒙”和“杂谈”,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书名。但是,京剧题材毕竟小众,“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对于不熟悉京剧的人来说,显得挺拗口,主题也不够突出。

  而我社“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系列出版数年来,积累了文学、科学、艺术等诸多领域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将《京剧的故事》作为系列的补充,可谓恰如其分。于是我计划将书名改为《京剧的故事》,点明书的主题;而将原书名作为前言标题,统领全书。

  签订新书合同时,作者身体抱恙,几乎已经无力执笔做任何修订。于是,联系版权的一应事宜,只能与他夫人叶老师微信沟通。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20年元旦后的一个晚上,我通过微信向叶老师讲述了计划对书名、内容做的修改以及修改原因,然后惴惴不安地等待回复。当晚,叶老师发来微信:“都可以,全权由你负责,我们相信你。”至此,我心里的一颗石头终于落地。

  选题申报是在2020年年初,然而直到复工后的5月,我才开始处理该书的审稿工作。编写剧目注释的难度比想象中大,需要查阅剧目辞典、戏曲辞典等工具书,抽取剧情主干。全书5000余字的剧目注释,我花了半个多月才整理完。

  为了联系绘者韩伍,我找到多家美术协会、业界同仁打听,依旧石沉大海。老先生今年80高龄,想联系本人实难。3个多月的连续碰壁,差点让我放弃。幸运的是,在寻找线索的过程中,我意外发现他曾为我社另一部儿童文学作品绘制插图。在同事的帮助下,一瞬间峰回路转,最终成功签下图片版权。

  2021年6月,《京剧的故事》终于付印。我还邀请了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郑传寅推荐该书。他写道:“创生于近代的京剧继承了古代戏曲的优良传统,有‘国剧’之美誉。戏曲研究专家徐城北对京剧的掌故如数家珍,《京剧的故事》着眼于京剧艺术的构成、特色和发展,既有生动的故事,又有准确、丰富的知识,是帮助孩子们全面认识京剧、了解京剧、欣赏京剧的优秀普及读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学习宣贯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出版集团篇
   第03版:学习宣贯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出版社篇
   第04版:学习宣贯六中全会精神专题/新华篇
   第05版:分销新视野
   第06版:分销新视野/聚焦
   第07版:分销新视野/民营书店
   第08版:分销新视野/渠道百强
   第09版:出版专题/童书品牌大赏
   第10版:出版专题/童书品牌大赏
   第11版:精品精荐
   第12版:精品精荐
作家一苇想为孩子建一个“中国故事库”
徐城北给孩子讲京剧故事
以匠心致初心 助力老年健康
学习植物分类,从这本指南开始
俄专家含泪翻译《武汉上空的鹰》
20年文化产业政策实践告诉我们什么?
中国图书商报精品精荐11徐城北给孩子讲京剧故事 2021-11-16 2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