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12月14日,第二届中国写作与阅读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联合主办,北京市写作学会、《新阅读》杂志社与北京大学周边传播研究中心承办。论坛旨在营造全社会“爱读书、好写作,读好书、创优品”的良好氛围,促进文化内容的高品质供给与阅读写作实践的深度融合。
中国文联副主席胡占凡、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陆彩荣、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崔海教、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兼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陆地、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兼国际中国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高金萍、首都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于九涛、快手集团副总裁余敬中等出席论坛,并作了阅读与写作相关的专题演讲或心得交流。北京市写作学会副会长王秉良、刘俊杰、刘树兹、王玉亭和学会理事、部分媒体负责人等近百名首都各界写作爱好者以及文化界知名人士参加了论坛。
陆地在致辞中对短视频盛行的当下我国国民阅读与写作水平下滑的严峻现状深表忧虑。他表示,学会要联结社会各方力量,努力将本次论坛打造成为首都文化人的精神港湾和推动全民阅读与写作进步的旗舰级、品牌化平台。
胡占凡对中外阅读的现状进行了深度点评,他指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崇高风气已然不再,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阅读与写作活动,激发民众的阅读热情。
陆彩荣在专题发言中阐述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紧密联系。针对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态势,他坚信,尽管AI技术进步显著,但其在替代人类情感表达与个性化叙事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阅读与写作作为人类独有的精神活动,将是一项恒久不衰的事业。
崔海教在演讲中指出,重读经典是使阅读重现生机的重要途径。他详细阐述了重读、推广、普及经典的三条路径。
随后,陆地代表北京市写作学会聘请胡占凡、陆彩荣、崔海教为学会高级顾问,并颁发了聘书。论坛尾声阶段,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教授宋亚云,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宇红,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张洁即兴朗诵了中外诗歌。《新阅读》杂志副主编鲁艳敏代表论坛介绍了2024年度优秀图书推介标准及10部推荐书目。(管若潼)